数据库事关国计民生。社会运转的每个时刻都会产生海量数据,而海量数据的存储、管理和调用都离不开数据库。然而事实上,国内部分行业的核心数据库,尤其是金融和电信行业,也曾被一些国外产品牢牢把持,国内数据库领域技术实力相对薄弱。数据库是国家35项 “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之一。
2023国产数据库的现状与技术创新应用
在此背景下,国产数据库领域一直努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试水突破新技术。可以看到,目前国产分布式数据库已经发展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国内企业。在此基础上,对于海量数据场景下、需要弹性扩缩容的云原生数据库的研发已经在一些厂商内开展。
腾讯云数据库TDSQL性能成功打破世界纪录,每分钟交易量达到了8.14亿次。这标志着国产数据库技术取得新的突破。有了技术突破作为依托,国产数据库已经走上了重点领域核心系统国产化的道路。
不只是数据库,操作系统、云平台、大数据平台等其他基础软件也都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中快速成长,在一些领域已经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存在。
国产数据库持续突破性能瓶颈,是国内基础软件坚持长期投入的结果,也是走向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一步。事实上,国产软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不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对于行业来说,将国产化作为目标,用技术创新加固国产软件的护城河,树立科技创新的信心,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国产数据库领域一直努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试水突破新技术。可以看到,目前国产分布式数据库已经发展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国内企业。在此基础上,对于海量数据场景下、需要弹性扩缩容的云原生数据库的研发已经在一些厂商内开展。
不仅如此,国产数据库已经开始了对金融、政务领域核心系统的替换。以腾讯为例,目前,腾讯云数据库TDSQL助力20余家金融机构完成了核心系统替换,推动金融核心数据库国产化进入规模化复制阶段。
腾讯云副总裁刘颖判断,接下来2-3年,数据库国产化会经历非常快速的过程,其中,金融、政务等领域,将有望率先实现全面的国产化替代。
以金融领域为例。在腾讯云多项技术能力的支持下,基于TDSQL打造的张家港农商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是国内银行首次在传统核心业务系统场景下采用国产分布式数据库,打破了该领域对国外数据库的长期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