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意见提出发展目标,到2025年,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建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特色乡镇、特色村落,推出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范例。文旅融合赋能是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之一。
2023文化产业消费现状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意见要求,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共同富裕,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强化以城带乡、城乡互促,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传承发展农耕文明,激发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活力,助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版文化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541.9万人次,同比减少26.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8.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87.8亿元,同比减少30.9%,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39.2%。
虽然整体旅游行业遭遇疫情考验,但能够看到的是,省内短途游和市内近郊游成为新的出行主题。根据位置大数据监测显示,各地接待游客中省内游客占比94.9%,创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新高。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说:“十年来,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从3.6万家增长到了6.5万家,年营业收入从5.6万亿元增长到11.9万亿元。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旅行社4.2万家,A级景区1.4万个,星级饭店8771家。2019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363亿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989亿元,占同期GDP比重分别达到4.50%、4.56%。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逐步凸显。”
携程数据也显示,今年清明乡村旅游订单占比较疫情前提升20%;2022年以来乡村旅游较2019年同期已恢复92%,是复苏势头最为强劲的旅游品类之一。
清明节乡村旅游客源地TOP 10城市为:北京、广州、杭州、重庆、深圳、武汉、南京、宁波、西安、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