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亮相
人勤春来早。在安徽合肥,国内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上这几天已经是一片繁忙景象。我国最新量子计算机“悟空”即将在这里面世,生产线正在紧锣密鼓生产量子芯片。
据了解,这条产线于2022年1月投入运营,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陆续导入24台量子芯片生产相关的工艺设备,孵化出了3套自研的量子芯片专用设备,生产了1500多个批次流片试制的产品,交付了多个批次的量子芯片以及量子放大器等产品。
合肥本源量子已研发出多台中国量子计算机,并成功交付一台量子计算机给用户使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量子计算机整机交付能力的国家。
所谓量子芯片就是将量子线路集成在基片上,进而承载量子信息处理的功能。借鉴于传统计算机的发展历程,量子计算机的研究在克服瓶颈技术之后,要想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升级,需要走集成化的道路。超导系统、半导体量子点系统、微纳光子学系统、甚至是原子和离子系统,都想走芯片化的道路。从发展看,超导量子芯片系统从技术上走在了其它物理系统的前面;传统的半导体量子点系统也是人们努力探索的目标,因为毕竟传统的半导体工业发展已经很成熟,如半导体量子芯片在退相干时间和操控精度上一旦突破容错量子计算的阈值,有望集成传统半导体工业的现有成果,大大节省开发成本。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版芯片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相较于传统芯片,光量子芯片主要由数目庞大的光量子器件集成,而这些器件的制造虽然需要使用到微纳米加工技术,但是对加工设备的要求并不像加工传统芯片那样严格,只需要借助低端的光刻机就可以完成。此外,光量子芯片使用光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储存的信息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而且光量子芯片对外界的抗干扰性更强,兼容性更好,操控精度更加准确,是未来芯片主流的发展方向。全球光量子领域处于起步阶段,在芯片国产化及自主可控趋势推动下,国内光量子芯片研发及产业化进程望提速。
中国推动的光量子芯片技术已取得领先优势,但是在商用的过程中只有团结全球诸多行业的力量才能加快发展,这次再次选择了欧洲的德国,如此中欧合作可望再次在芯片技术行业打破美国的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