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信中心阮光锋:加强科普提升公众食品安全信任感

新京报2023食品安全系列活动已正式启动。在“科普之路——寻求食品安全理性科学传播”食安访谈间,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阮光锋表示,要理性认识食品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的区别。提升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感,既需要企业加强自律,严格规范生产,避免出现食品添加剂滥用,也需要社会各界通过加强食品安全科普,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科信中心阮光锋:加强科普提升公众食品安全信任感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阮光锋。 摄影 张湘涓

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被误解甚至被妖魔化的情况此起彼伏。阮光锋表示,“海克斯科技”“科技与狠活”反映出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误解,这背后可能是消费者无法区分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食品添加剂滥用的问题,还有可能是消费者无法区分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例如,三聚氰胺和瘦肉精是两种典型的非法添加物,但调查发现80%的消费者会以为是食品添加剂,这就会导致“食品添加剂有害”的错误认知。

“食品添加剂是我们国家经过安全评估以后才会批准使用,对其使用量、使用范围等都有严格要求,只要按照国家标准合理使用是没有问题的。”阮光锋表示,要扭转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需要加强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科学传播,食品企业也要加强行业自律,避免出现不正当竞争,避免出现食品添加剂滥用情况。

对于近几年火热的“零添加”食品,阮光锋表示“零添加”迎合了消费者心理,今年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发布的食品添加剂公众调查数据显示,66%的消费者认为零添加、不含防腐剂的食品更安全。但消费者忽略了一个重点,零添加只是强调给消费者一个选择,并不代表没有防腐剂就是安全健康,比如酱油在制作过程不添加防腐剂,就很容易生虫。

建立公众食品安全信任感

在食品领域,一则谣言可能会造成行业不可估量的损失。阮光锋提到,草莓此前曾被报道检出含有乙草胺,引发部分地区草莓难卖的情况。最后经过权威部门以及专家解读,草莓所含该农药残留量很低、危害小,正常吃没有什么问题。“很多谣言最大的危害是打击消费者信心,打击食品产业的信誉度,甚至会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要加大对食品谣言的处理力度。”阮光锋说。

近年来,我国社会各界在食品辟谣、加强食安科普方面的力度和举措逐渐加大,但“年年辟谣年年有人信”的情况仍层出不穷。阮光锋认为,这说明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感需要继续增强。“信任感是非常脆弱的东西,建立起来很难,一旦破坏了,想修复就变得更难”。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