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程旅行:纵横有“道”

  中新经纬8月24日电 这个暑假,旅游市场忙疯了。

  国铁集团数据显示,7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4.06亿人次,日均达到了1310万人次。而在2019年为期40天的春运中,也只有6天的客流超过了1200万人次。也就是说,人们出游的热情,生生将7月变成了“大号春运”。

  忙碌的不仅是铁路部门,民航局披露,7月,全行业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67.1%,运输规模连续8个月回升,行业总体运输规模首次超过疫情前水平。完成旅客运输量6242.8万人次,同比增长83.7%,较2019年同期增长5.3%,创民航月度历史新高。

  热的不仅是暑假,根据文旅部披露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3.8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9.29亿,同比增长63.9%。其中二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11.68亿,同比增长86.9%。

  市场向荣,旅游企业们的表现自然十分亮眼。

  8月22日,同程旅行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在收入、经调净利润、住宿及交通业务等核心指标上创下历史新高。2023年二季度,同程旅行收入达28.7亿元,同比增长117.4%。经调净利润5.9亿,同比增长428.9%。其中,住宿收入10.6亿,同比增长94.2%,交通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141.2%。

  旅游市场活过来了,更火起来了,但行业对于繁荣能持续多久,仍旧持有怀疑态度。一部分的担忧来自认为今年旅游市场的异常火爆,源于大疫三年之后的报复性消费,缺乏可持续性。五一期间出游人次增多但人均消费降低的数据,也成为部分人判定旅游市场后劲不足的证据。

  作为在疫情三年中稳住了航向的企业,同程旅行二季度的亮眼表现能否持续,既事关对企业价值的认定,更事关对市场前景的判断。若想接近真相,既要看清市场走势,也要认清企业战略。

  从“奢侈品”到“调味品”

  不要再用疫情前的眼光来打量旅游市场了。

  在疫情三年加速释放了低线市场的旅行需求之后,无论供给端还是需求端,中国的旅游市场正在变得更加立体和复杂。

  曾经,旅游是属于有钱有闲一族的“奢侈品”,旅游更多被框定在“花几天出远门感受名胜风光”的概念里,但现在,旅游的厚重感正在被削减,在疫情中通过周边游、周末游释放旅行需求的人们,建立了对旅游的新认知——利用碎片时间体验自然、感受四时风物同样是旅游。

  如果说古典意义上的旅游是制作精良时长一小时起步的电影,那么现在的旅游更像是时长从几秒到几分的短视频。

  市场变了,需求分层也愈加明显。

  过去,相对低端的跟团游和相对高端的休闲度假游是国内旅游市场的主力,在低端和高端之间,中间层比较薄弱。这一方面源于许多人虽然拥有很强的出游意愿,但缺乏为出游制定交通、住宿、游玩计划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源于行业为了达成更高的经营效率,偏爱更为标准、可复制的跟团游,例如许多景点倾向与旅行社合作,接待团客为主,以保证营收的稳定性。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