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袋感染电极拔除后,无导线起搏器有用武之地!北大人民医院研究

囊袋感染电极拔除后,无导线起搏器有用武之地!北大人民医院研究

电极导线感染及故障是电极导线拔除的最主要原因。但导线拔除后上腔静脉闭塞、双侧锁骨下静脉区域的感染等,会导致无法经静脉入路再植入传统起搏器,而对于反复感染、静脉入路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仅有维生素胶囊大小,不到 2克重的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昃峰等研究提示,经静脉电极导线拔除后植入无导线起搏器安全有效。随访结果显示再植入与首次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组的起搏参数以及并发症情况无差异。

作者表示,少部分患者由于上腔静脉闭塞、双侧锁骨下静脉区域感染、反复出现感染等原因,不能经常规静脉入路再植入起搏器,该研究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主要原因为反复囊袋感染(45.1%),其次为高龄、合并症多(21.6%)等。

共入选51 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患者,再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组33 例(64.7% ), 首次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组18 例(35.3% )。再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组31 例(93.9% )患者因囊袋感染行电极导线拔除手术。

所有患者无导线起搏器均植入成功,1 例(2.0% )术中发生心包积液,穿刺引流后好转。48 例(94.1% )患者植入间隔部位。

与首次植入无导线起搏组相比,再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组释放≤ 2次比例、起搏阈值、感知、阻抗、手术时间、起搏 QRS 波群时限均无差异。中位随访时间为 20.1个月后无起搏相关的并发症。

1 年随访时,与首次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组相比,再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均无差异。

研究者提醒,目前国内应用的无导线起搏器为单腔VVI起搏模式,对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不适合应用,另外由于植入后不能取出更换电池、电池寿命等问题,所以首次植入主要适用于高龄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心房颤动伴三度房室阻滞的患者。

来源:昃峰,李鼎,周旭,等. 经静脉电极导线拔除后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单中心经验. 中国循环杂志, 2022,37: 1238-1244.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2.12.01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