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胃息肉?
胃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是指起源于胃上皮层的病变。胃息肉虽属于胃部良性病变,但仍有一定癌病可能,目前认为其是第二个已知胃癌的病因 ,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胃息肉无特异临床表现,在未行胃镜或上消化道上消化造影时基本很难被发现。
胃息肉的分类
就大体形态学分类来看, 目前比较常用的是日本山田分类法, 这也是腔镜室大夫最常用的分类方法。它是将胃内隆起性病变按其形态的不同, 不论其性质将其分为四型:
Ⅰ型息肉最为常见, 其形态一般呈无蒂半球形, 隆起与胃黏膜间角度大于90°, 色泽与周围黏膜相似或稍红, 好发于胃窦、胃体及胃底。
Ⅱ型息肉常呈半球形, 无蒂, 其隆起与胃黏膜间角度近 90°, 表面发红, 中央可见凹陷, 多见于胃体、胃窦及胃底交界处。
Ⅲ型息肉好发于幽门部,表面不规则,呈菜花样、山脉状或棒状, 无蒂, 息肉与黏膜间角小于 90°。
Ⅳ型息肉有细蒂, 蒂之长短不一, 表面光滑, 可有糜烂或近似颗粒 状, 异 型 性 显 著。癌 变 率 最 高, 可 高 达25. 7% 。
在组织分类方面,国内外比较认同的是 Mor-son 的组织分类, 即分为肿瘤性息肉 (如乳头状腺瘤、 管状腺瘤、 腺管乳头状腺瘤) 和非肿瘤性息肉 (如炎性息肉、 良性淋巴滤泡性息肉、 错构瘤性息肉)。有研究表明, 胃息肉多在胃体、 胃底发生, 大小主要集中为 0. 3 ~ 1 cm, 形态以山田 I 型、 山田II 型为主, 多为增生性息肉、 炎性息肉以及胃底腺息肉, 且以女性为主。
胃息肉的临床表现
胃息肉是发病率最高消化道息肉, 也是消化道比较常见的良性病变, 但是胃息肉的临床表现并不具有明显特异性, 早期患者通常无不适症状。有症状者中也多以上中腹部不适感或上腹隐痛最为常见 , 偶而伴有恶心、 呕吐等。但是大多出现消化道症状的胃息肉患者多伴有慢性胃炎、 溃疡等其他消化疾病, 所以这很难说明这种不适症状是由息肉本身引起。但是如果不加以及时治疗息肉癌变几率会增加, 同时治疗期间患者心理压力较大, 不良情绪频发, 对患者生活及心理产生严重影响。
胃息肉怎么怎么形成的?
就国内外近几年研究来看, 胃息肉的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但大量研究表明胃息肉的发生与慢性炎症刺激、 幽门螺旋杆菌 ( Hp) 感染、胆汁反流、 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 ( PPI)、 遗传易感性 (APC 基因、 MYH 基因突变有关) 及其他因素 (吸烟、 饮食习惯等) 存在一定相关性。
已有研究证实胃息肉尤其是胃底腺息肉在 PPI使用者更多见, 尤其是 PPI 长期使用 (使用至少12 个月) 的患者。其机制大概是由于长程使用PPI, 使胃内胃泌素增加, 进而刺激壁细胞增殖,增值的壁细胞凸起阻塞了腺体的峡部, 使腺体的外分泌受阻, 腺体扩张形成黏膜内囊肿,囊肿进一步扩大, 进展为胃息肉。曾有研究报道, 应用PPI 1 年以上, FGPs 发生风险是不使用 PPI 的 4倍, 另一项大型病例对照研究显示: 应用 PPI 1 ~5 年与超过 5 年发生 FGPs 的风险, OR 分别为 2. 2(95% CI: 1. 3 ~ -3. 8) 与 3. 8 (95% CI: 2. 2 ~6. 7) , 而且停用 PPI 后可以缩小甚至消失。但也有报道认为,胃底腺息肉发生与长期服用 PPI 制剂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