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萝卜,没有坑”:从骄子到弃儿,创新药退潮期“海归”去哪?
2021年是一个分水岭,中国创新药行业开始跌跌撞撞地走下坡路。
沈睿形容自己,“刚好在那时候,吸着‘尾气’进入的。”
二十年前,中国创新药市场宛如一片应许之地,充满无限的想象。海归回国创业、把海外新技术引入中国、嫁接国内外资源……能做的事应接不暇。
在中国创新药上升的年代,海归像行业里闪着金光的零部件,装在一个马力十足的车里,带着特别的气质提供绝对的动力;而当那辆车不再马力十足,金光闪闪的零部件也无法燃烧自我。
近二十年过去,曾经的应许之地不再,行业远没变得成熟,就开始保守。这个一度被“吹大”的系统当下正在缩水。虽然于行业而言,洗牌、整合是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对于要进入这个行业的从业者而言,这绝对不是好消息。
而今,再进入创新药企的海归,像创新药下坡路上一个苍凉的侧影——
曾经远超他人的待遇不再,薪资回到常规水平;曾经理想的职位和岗位不再,海归的身份在公司最实用的技能甚至是“有英文基础,也需要和国外的第三方外包公司沟通”;曾经火热喧嚣的行业不再,行业里充满各种样貌的凋敝……
创新药进入“冷冻期”,海归去哪里?
业内交流时,同行们忍不住自嘲:一心想做first-in-class的中国创新药企,最后连me-too药都做不了,me-better也是奢望,纷纷做出了一些me-worse。
变化明显。沈睿感觉到,中国创新药这几年发展快,但行业快速扩张后,曾经一度争抢的海归人才“一下子就饱和了”。
国内创新药企的海归人才市场快速饱和,也有另一个原因——2021年分水岭,那是一种更直接的寒意——国内有创新药企开始“砍管线”。“砍管线”意味着产品减少,产品减少意味着不需要那么多人,裁员、缩减团队、上下游岗位迅速减少。
到了2023年,昔日生意火热的猎头告诉沈睿:整个环境比前两年还要差一些。
这怎么可能是回国“干一番事业”的好时机?
偏偏眼下,沈睿一位同行要从国外回来,也打算“吸着尾气”进入国内的创新药企。但offer所供都是“非常普通、基层的岗位”。沈睿替朋友遗憾:“太晚了,相当于在下行趋势里上车,没什么优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