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回乡见闻:强调收益率和流动性的浙江样本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媛媛 浙江报道

个人养老金制度在2022年末落地推出,成为了金融及资本市场关注的重头项目。

2023年1月18日,人社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近2000万人,总缴费142亿元。

先期的数据表现开了个好头。

春节回乡期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广泛走访调研,就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话题与投资者进行交流。我们试图从一线访谈中,了解个人养老金账户这项在资本市场中备受关注的大项目,在实践层面的具体情况。

相关信息来自记者对浙江绍兴部分样本调研,并不一定代表浙江或整个绍兴区域的趋势规律。

从结论来说,对于面向广大普通老百姓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想要在浙江部分经商氛围浓厚的地区普及推广,可能并不十分容易。

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少浙江普通民众对于资金的投资收益和流动性,可能有着超过全国大多数地区的要求。而目前已推出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在收益和流动性上,则对有经商氛围的地区群体来说,尚欠缺一定吸引力。

养老产品的收益率竞争力

如果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始计算,作为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起点,到2023年,也不过45年。

这45年间,随着整个国家经济规模的变化和政策、产业的调整,浙江省的民企也在不断变化着。

尽管浙江省一直是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大省”,但不同城市、不同县区、甚至不同乡镇,在上市企业的拥有数量和企业所在的产业结构方面,一直都在动态变化。

例如2000年左右,浙江的一个小镇可以同时有数家公司共赴港股、A股上市,造就一系列能登上胡润榜的富豪;而20多年后的今天,曾经上市的各家企业,不乏出现退市、或者股价长期徘徊在低位的公司。

对于这些民企来说,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可能只是一串价格数字。但反映到现实中,则是以这家公司为核心的产业链上运作的大大小小的公司、以及在这些公司法人主体中工作的个人,另外还有衍生出来的一些金融模式,也在随着这些民企的起落而发生变化。

其中一项,就是这些民营企业与城乡居民之间的金融互动模式。

例如,一些乡镇企业会通过特定融资渠道,向一定条件范围内的城乡居民进行融资,再投向想要从事的具体实业项目。这其中,借贷成本(利息)则与这家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当下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背景紧密相关。

“很多年以前我们这儿的集体企业融资能给到的年化利息有20%,后来慢慢降下来了,从十几个点、到十个点左右,再到现在,大概是5-6%的年化利息。”自己做生意的小刘称。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