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难度作卖点 师资不透明 训练场地有风险
别让舞蹈培训伤了孩子
前不久,教育部联合公安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启动了中小学生校外培训“安全守护”专项行动。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培训机构依然存在师资不透明、训练场地不规范等问题,有的机构还以高难度训练作为卖点,“揠苗助长”式的培训方式带来重重隐患。
舞蹈学习成了“吃苦挑战”
“这是我们这里的优秀学员,学了两年就已经能做这么高难度的动作了。”上周,记者走进位于丰台区一家商场内的少儿中国舞培训机构,工作人员指着宣传册向记者推荐。宣传册上的小女孩不过六七岁的样子,只见她坐在地上,一手撑地,一手将一条腿掰过头顶。
“非常疼。”今年10岁的瑞瑞从小学习芭蕾舞,在她的印象里,老师从第一节课就和学生们介绍,芭蕾舞美丽的秘诀在于脚背——绷起足尖时,脚背会突起成一个拱形的弧,要足够“拱”才能令人惊艳。“一开始只能拱起一点,老师就用手掰住我的脚,坚持不了一会儿,脚就抽筋了。”随着难度一点点攀升,芭蕾舞对柔韧性的高要求也一点点显现出来。“不仅仅是脚,膝盖、腿、脖子的训练也都是‘泪’。”瑞瑞举例,为了学好大跳,老师经常让学生趴在地上,做青蛙腿或一字马的动作,将胯部与地面完全贴合才算合格,“一开始,老师会踩在我们的屁股上,一下一下往下压。”在众多学生眼里,舞蹈学习不知不觉变成了“吃苦挑战”。
各种不规范成为潜藏风险
老师们是否都如机构声称的那么“专业”呢?在朝阳区的一家街舞培训中心,当记者咨询教师的专业资质时,得到的答复是:“我们的老师都是舞龄10年以上的‘老将’……”而当记者想要查看教师资格证时,工作人员却表示“目前店里未掌握,不清楚如何查询”。而根据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的《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从事培训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相应类别的职业(专业)能力(具体由省级以上主管部门明确),或具有相应类别的教师资格证。
训练场地不规范、热身不充分等情况也屡见不鲜,成为潜藏风险。西城区陶然亭街道一小区成了篮球训练场。在正式训练前,教练会让学生们围着小区的花园慢跑几圈,进行热身运动。然而,记者发现,学生们脚下的隐患还真不少——慢跑的路线里,有花坛四周的低矮台阶、破裂凹陷的地砖、斜坡等,一不小心很容易被绊倒摔跤。在记者观察的约10分钟内,就有两名学生险些被凹凸的地砖绊倒,所幸都未受伤。五年级学生王梦梓介绍,他们的羽毛球训练课经常被分为两组开展。第一组的学生经常是到了羽毛球馆就直接开打,有的学生甚至连运动鞋都来不及换,穿着板鞋或皮鞋就上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