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3月CPI同比上涨0.7%,涨幅较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2.5%,降幅较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拉长时间看,PPI同比增速已连续6个月为负,CPI同比增速一年来首次跌破1%,一些市场人士已提出警惕通缩的声音。
“当前物价水平的回落是一个正常现象,用通缩来定性当前中国经济的状态并不恰当,也不应该简单得出我们将形成通缩趋势的结论。”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刘元春认为,当前物价涨幅回落的原因在于需求复苏进度慢于供给。未来在宏观经济政策持续发力、需求恢复的基础上,物价水平有望摆脱目前相对低迷的状态。二季度到三季度,随着基数效应减弱、宏观政策持续发力,PPI同比可能转正。当前宏观经济正由社会秩序与交易修复阶段向利润与资产负债表修复阶段迈进。
并非通缩
《21世纪》:3月物价数据公布后,市场上出现了通缩的声音。在你看来,中国是否出现了通缩?
刘元春:不能一看到价格上涨,就说是通胀;也不能一看到价格下跌就说通缩。比如今年1月份,一些观点称,中国可能会重蹈欧美的覆辙,出现疫后的价格暴涨,理由是中国经济将出现全面的报复性反弹。
但是现在并没有出现通胀,相反我们看到了物价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行。近期价格下行的原因很多。比如部分食品价格出现下行。比如去年3月份地缘政治冲突后能源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暴涨,而今年相比去年同期出现明显回落,输入性价格出现下行。
近期物价下行最重要的原因是,疫后中国经济在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复苏是不同步的。疫情对企业投资能力和消费主体的消费能力带来巨大冲击,这一冲击远比产能损失要大,这其中就产生了一个不对称。而在社会秩序恢复和国家政策推动之后,供给端尤其是工业恢复很不错,但是需求端恢复较为缓慢,尤其是消费。消费的复苏不仅仅取决于经济社会秩序的恢复,更取决于居民收入和信心的恢复,同时房地产复苏的常态化和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后两者还没有出现实质性的改善,很难通过一个政策刺激就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因此,从这些角度来看,当前物价水平的回落实际上是一个正常现象,用通缩来定性当前中国经济的状态并不恰当,也不应该简单得出我们将形成通缩趋势的结论。相反地,这可能是中国经济复苏从第一个阶段迈向第二个阶段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