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迈入提质新阶段

  近期公布的《关于2022年中央决算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进一步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距离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出台近5年。当前,我国预算绩效管理发展状况如何,怎样进一步提质增效?经济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专家和多地财政部门。

  绩效管理基础更牢固

  《报告》显示,2022年以来,在中央本级项目、中央对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绩效自评全覆盖的基础上,对72个重点民生政策和重大项目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首次将中央本级基建项目、中央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纳入评价范围。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跟踪预算过程,通过预算支出评价促使用款人改善管理、提高绩效的制度,通常要经历认识和试运行、优化模式和稳定运行、科学化评价三个阶段。当前,我国正处于预算绩效管理全面铺开向优化评价和稳定运行迈进的阶段。”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马国贤表示。

  2021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并部署了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预算绩效管理重点,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加大绩效信息公开力度等多方面重点任务。

  财政部门不断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出台实施中央部门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地方财政管理绩效考核、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等制度和办法。同时,选择部分新增重大政策、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试点,探索建立事前绩效评估机制。研究推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管理,组织中央部门全面设置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和绩效信息公开力度也不断加强。《报告》显示,2022年以来,将绩效评价结果与2023年中央部门预算安排挂钩,对绩效评价得分较低的项目分档压减预算。同时,加大绩效信息公开力度,随同2021年部门决算公开绩效评价结果661个、比上年增加126个,随同2023年部门预算公开项目绩效目标811个、比上年增加84个。

  “我国预算绩效管理实践虽然起步较晚,但步伐很快,成效很明显。当前,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基本形成,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基本织就,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基本健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泽彩表示。

  各地也在不断加强研究探索,持续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向纵深发展。记者从重庆市财政部门了解到,近年来,重庆已建成“部门整体+市级项目+转移支付”的全覆盖绩效自评体系,覆盖项目近9000个、资金3050亿元。同时,建成涵盖44类预算项目、258个绩效指标的项目共性指标库。开发上线绩效管理全过程管理系统,实现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流程衔接,以及财政与部门、市与区县的数据贯通、信息共享。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