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工作日都是骑共享单车上下班,往返路程加起来大约5公里,会显示我可以获得1.25公斤的减排量和13个减排积分。”在天通苑居住的陈先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都推出了各自的个人碳账户。在对个人碳账号进行探索的同时,2011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天津、上海等7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尝试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当作商品进行买卖的新商业模式。也就是说,碳减排量将参与到碳交易市场的流通中,在当下各企业碳中和压力日益增长的背景下,一吨碳配额或许将成为新的“紧俏货”。
新账本
个人碳账户成了新商业模式
陈先生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从家到地铁站大约2.5公里,这段路他以前一般都会选择开车。2023年1月,他经同事推荐添加了“北京绿色生活季”小程序。扫码、注册,简单几步,一个专属于他的“个人碳账本”开启了。
在“北京绿色生活季”小程序上,每个绿色行为的减排量,都被量化到克。骑行共享单车,可以获得每公里250克的减排量;点外卖选择“无需餐具”,每次可获得45.72克减排量;物流使用电子面单,可获得5克减排量……这些都会被记录在个人碳账本小程序中,并获得相应的绿色积分。
“现在每天我都是骑车去地铁站,这样一次能得到2个积分。攒够积分去兑换共享单车的月卡,还能继续减碳!”从一开始的好奇、有趣,到后来每天参与,来自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徐彬则慢慢地养成了很多新习惯:平日里尽量电子化办公,减少纸张使用;自带杯子购买咖啡,自备袋子去商超购物;周末全家出行,垃圾会分类投放……看似简单的小举动,却可以为绿色生活作出大贡献。
个人碳账本在帮助公众养成绿色行为的同时,也在倒逼企业低碳减排。例如部分外卖行业使用过多的包装和一次性餐具,这种情况有可能因为公民的绿色行为而发生改变。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除北京外,上海、深圳也都推出了各自的个人碳账户。像深圳就曾推出居民低碳用电小程序“碳普惠”,通过对家庭电量进行换算,对居民家庭减排量进行统计,给予用户不同等级的个性化标志勋章。此外,淘宝也上线了自己的个人碳账户平台“88碳账户”,用户则可以通过拍照的方式对生活中各项绿色行为进行打卡,将碳减排量记入个人碳账户中。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宣传培训部部长武德俊表示 ,“在碳账本的设计上,我们结合了北京的城市特点,包括了共享单车、外卖、出游、购物消费等,希望打造一种‘北京模式’,全面记录我们的碳足迹,引领大家更好地践行绿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