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与美元齐涨 超九成商品基金正收益

中国基金报记者曹雯璟张玲

近期,黄金、原油、有色等大宗商品价格大涨,相关主题基金表现亮眼,商品型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达到14.6%。

在大宗商品持续上涨的同时,美元指数一路震荡上扬,两者之间负相关性减弱。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大宗商品与美元的驱动逻辑不同。受全球经济状况和商品供需形势影响,大宗商品与美元齐涨的情况或将持续,建议投资者以中长期视角进行资产配置,避免追涨杀跌。

大宗商品表现强劲

主题基金平均收益率达14.6%

3月以来,黄金、白银、原油、有色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涨。截至4月12日,标普高盛商品指数(S&PGSCI)年内上涨11.7%,跑赢标普500指数4.3个百分点。

受益于此,商品型基金尤其是贵金属主题产品表现亮眼。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2日,商品型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达到14.6%,超九成产品取得正收益;贵金属主题产品表现更为突出,悉数取得正回报。其中,国投瑞银白银期货基金表现最好,年内收益率达到19.44%,两只原油主题基金回报率超过18%,另有14只黄金主题基金回报率超17%。

对此,中信保诚全球商品主题基金经理顾凡丁表示,国际贵金属价格大幅上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是通胀。美国的通胀数据已连续三个月超出市场预期。此外,美联储上月上调了今年的通胀预期,进一步加深了市场对通胀的担忧。其次是国际环境的不确定。今年以来,地缘政治风险继续发酵,资本市场风险偏好收缩,资产配置向避险方向倾斜。

“从更长期来看,美国政府债务问题、逆全球化和去美元化等导致美元信用下降,使得一些非美官方机构持续购买黄金作为储备资产。”顾凡丁表示。

民生加银基金经理芮定坤分析,2012年~2022年,黄金遵循实际利率定价法,背后的逻辑在于美元作为全球认可的信用货币,与黄金具有替代作用,两者之间呈负相关。但进入2023年,这种传统定价方式开始失效。“这主要与中央银行成为黄金的主要购买方有关。一些国家逐步抛弃美债,转而以黄金作为外汇储备的主要载体。”

芮定坤表示,比特币的外溢效应也有一定影响。比特币作为新兴的虚拟资产,越来越显示出替代美元成为国际交易媒介的效果。自上市以来,比特币期货价格翻了3倍,巨大的财富效应推动了近期黄金价格的上涨。白银既有金融属性也有工业属性,总体上表现和黄金类似。

汇添富基金认为,传统上讲,美元实际利率被视为黄金定价的关键,但在当前周期中,美国通胀和就业数据反复,实际利率的预期波动较大。当前推升金价的最主要逻辑在于美元信用的下降,表现为全球央行积极购买黄金,增加储备。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