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或许知道,2022年冬天,国家防疫政策的大幅转向,与当前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脱不开关系。
很多地方政府兜里没钱,已经无力再支撑每天做核酸、封城送物资的抗疫支出,所以不得不放弃“动态清零”。
同时在此种财政压力下,连带着很多公务员、事业编人员的薪资发放都出现问题。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像浙江、福建、江苏这样的东部发达地区,2022年公务员工资下降幅度普遍在15-20%左右。
时不时,更有像河北邯郸峰峰矿区、山东菏泽定陶区这样的小城市,被曝出拖欠教师工资。
要知道,上面我举的例子还是东部地区的例子,经济状况更差的中西部小城镇,其财政压力有多大,由此可见一斑。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地方财政问题,最终要怎么解决?
2023年,一场非常关键的税收改革即将展开,影响你我每一个人。
一、 地方财政压力有多大?
地方财政压力有多大?
柏年在这里,给大家列出两组数字。
首先我们要知道,地方政府财政有“两本账”,一本账叫“一般公共预算”,主要指日常的增值税、所得税等税收;
另一本账叫“政府性基金”,其中九成是卖地收入,其余一成包含高速车辆通行费、彩票公益金等杂项收入。
根据财政部的公开数据显示,由于受到2022年疫情冲击、税收减少,以及楼市寒冬中卖地收入下降的影响:
2022年1-11月,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万亿元,同比下降3%;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5.6万亿元,同比下降22.7%;
但是疫情中,该花的钱一样不少。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9.6万亿元,同比增长6.7%;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9.2万亿,同比增长3.8%。
这一来一回、收入减支出,造成2022年1-11月地方政府共形成赤字13万亿。
这个赤字规模大不大?我们可以和往年做个对比。
2021年同期,地方政府赤字是9.6万亿,2020年是11万亿,2019年是9.2万亿;
可以看到,2022年不到1年时间,地方政府赤字就扩大3万亿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财政入不敷出,短期只两个解决办法。
其一,是靠中央转移支付。数据显示,2021年中央对地方共转移支付了8.2万亿元。
但是,中央的钱也是真金白银税收收上来的。它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稳步增长,却不可能一年内给你突然多变出3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