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货为什么被中国消费者抛弃了?

韩国货为什么被中国消费者抛弃了?

最近,曾经俘获了许多年轻女性的菲诗小铺注销了旗下多家公司,逐步退出中国市场。

和它定位相似的韩国平价美妆护肤品牌,面临着相似命运:2021年,伊蒂之屋关停中国全部线下门店,2022年底,其关闭了天猫和京东两个平台的官方旗舰店;2022年年初,悦诗风吟关闭了600余家中国境内的门店。

其他韩国货的处境也没好到哪里去:2021年4月,LG宣布退出手机市场;韩系汽车自2016年后整体销量显著下滑,经销商数量缩减近三成,2021年2月市占率低至2.5%;三星手机早已从其巅峰时期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宝座跌落,到2018年仅分到了市场0.8%的蛋糕。

曾经的韩国货有多火

韩国手机和化妆品在中国的热销与昔日韩流文化盛行息息相关。

韩剧女主上至财阀家长公主下至贫民窟灰姑娘,标配都是当年当季度的三星旗舰手机;热门爱豆代言各大化妆品牌也是行业内司空见惯的操作。因而,韩剧和K-POP的粉丝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韩国商品的潜在用户群体。

在智能手机时代来临之前,LG手机绝对是不容小觑的现象级产品——虽然如今已经成为了时代的眼泪。

超薄滑盖的讨喜设计、电容式触摸导航键、一触即红的导航键……当年这些新颖概念的输出着实吸睛。

此外,演员玄彬、金泰熙与当红偶像团体少女时代、f(x)组成的豪华代言阵容,也为“巧克力”、“冰淇淋”系列手机的大卖加成不少。

而三星则以大屏手机为敲门砖,乘智能手机之时代飓风,逐渐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

巅峰时期的2013年,三星以市占率20%的成绩成为中国最畅销的手机品牌。同年推出的三星Galaxy S4手机可以说和iPhone5s平分秋色。

韩国化妆品品类齐全,价格低廉,货品更新快,且包装设计年轻化,在当年很好地填补了国内中低端化妆品市场的空白。

同时,品牌形象与气质塑造是其强项,比如悦诗风吟的济州岛天然健康护肤,或伊蒂之屋的粉嫩娇俏公主风格都深入人心。

巅峰时期,伊蒂之屋曾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天津、南京等25个城市开设了85家品牌直营店,甚至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南京东路都也能看到它的身影。

那几年,基本上每个女生化妆包里都有一两样韩国彩妆的明星产品,以平眉、咬唇妆、水光肌为代表的韩剧女主妆容,也是美妆界的“顶流”,成为万千少女争相效仿的范式。

对于学生党来说,韩国品牌的便宜开架产品则是她们开始学化妆时必不可少的新手装备。

相比小额花销,人们在汽车这类商品方面的消费更趋于理性,会更多考虑产品品质及性价比等因素。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