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下的“刀锋之路”,刘世锦:如何在减排压力下保持高增速?

长安讲坛总第394期演讲专家|刘世锦,论坛成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

原文标题《以创新促进减碳增长双赢与绿色转型》

在本次长安讲坛上,刘世锦还有哪些精彩观点?一起来看看:

  • 1目前中国人均GDP为1万美元,2035年要达到3-4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美元,此后还要达到6-7万美元(前沿发达国家的水平)。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少吃草、少排放乃至零排放,对中国来讲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 2有些地方提出能耗双控的月度指标,为了完成指标就拉闸限电,减少生产甚至停产,能不能用这种做法来减碳呢?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关键是用绿色技术替代传统技术,是要减少碳排放,而不是减少生产能力,更不是在不具备绿色技术的情况下人为打乱正常供求秩序。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绿色转型规律和市场规律,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 3近期有的地方在减污降碳过程中,对高耗能或高碳行业实行一刀切限制,不论是否采用绿色技术,是否达到绿色标准,全都按照一定比例限产,其结果是减少供给,助长价格上涨,同时也伤害了推动绿色转型企业的积极性。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懒政行为。
  • 4我认为应实施进取型减碳战略的三支柱体系。实施进取型减碳战略,就是要在稳住存量、保障能源供应稳定和安全的前提下,把重心转向更快地扩大增量,对能够增加产出、促进增长的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产品提供强有力的激励。这种激励并不限于少数措施,而应是相互依存的三支柱体系。
  • 5四十年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农村能不能搞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能不能搞特区。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那条河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遇到的是哪条河呢?中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建立高标准的市场经济,实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实现减碳增长双赢的绿色转型。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答案,还得“摸着石头过河”。

编者按: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刘世锦,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以来致力于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主要涉及宏观经济、产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等领域。参加中共十八届三中、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九大报告的起草工作,是中国国家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等。曾多次获得全国性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奖励,包括两次获得经济研究界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发展研究特等奖等。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