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预计将再创新高。1月12日,在商务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过去三年,世界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国际经贸环境动荡不安,但我国外贸经受住了重大风险考验。
专家认为,虽然过去外贸呈增长态势,但是未来将会面对外需增长放缓的压力,因而需要不断扩大内需,着力内外需一体化发展,深入与港澳地区的合作,对不利因素超预期做好部署,推动外贸持续稳定发展。
过去三年呈增长态势
202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连续跨过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两个台阶,2022年规模预计将再创新高。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21.4%。其中出口21.73万亿元,增长21.2%;进口17.37万亿元,增长21.5%。与2019年相比,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23.9%、26.1%、21.2%。
在过往的三年中,世界格局加速演进、疫情影响深远、国际环境动荡不安,为何我国外贸依旧呈现增长态势?对此,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这首先得益于以中国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链韧性强、市场规模大,稳住了外贸的基本盘;其次,在美联储加息、能源价格战加剧的情况下,外需是呈现一种萎靡的状态的,我国在能源贸易中起到的中转作用也十分重要”。
“虽然我国外贸经受住了重大的风险考验,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和活力,但是在未来,外需增长放缓会是外贸稳增长面临的最大的压力和挑战,供给侧没有发生改变,但是需求侧却变了。”胡麒牧接着表示,“在外贸未来的发展上需要做好对冲,不断扩大内需,着力内外贸一体化。”
在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看来,“我国一些高精尖的技术如芯片、新材料等,因为没有完全的自主权,在产业链供应链上会受到制约,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需,未来仍需攻坚实现一定突破”。
接续施策提信心、促外贸
过去三年也削弱了外贸企业对于未来的一部分信心,随着新冠防控“乙类乙管”,外贸企业信心正在恢复。
束珏婷表示,“一系列贸易措施的落地,大大增强了外贸企业拓市场、接订单的渠道和信心。近期,商务部等14部门确定了北京等9个地区为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地区,就是为了推进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改革创新,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在全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