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企业一个休养生息的空间”,疫情三年后应有这种共识

“给企业一个休养生息的空间”,疫情三年后应有这种共识

文|龙之朱

编辑|柯锦雄

北京市代市长殷勇日前接受总台央视记者专访时表示,过去三年企业很不容易,承担了整个防疫的大量社会成本,要给企业一个休养生息的空间,让企业能够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在确定今年的经济增长、税收指标与企业相关的时候,会考虑让企业能够有进一步的资源、财力等,去恢复和发展。

这番话迅速引发共鸣,“休养生息”也成为舆论热词。受到触动的,不仅仅是众多企业,还有普通民众。毕竟,企业发展好了,这个社会才会好,就业才会增加,财富才会涌流。

疫情三年来,整个社会艰难跋涉,大家都不容易。而在以隔离为基本手段的防控中,企业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这不难理解,企业运行讲究的是各种融通,产业链、供应链、消费链等等,本身就意味着各种连接,以及更多的连接。一旦这些血脉被切断,相当一部分企业只能处于现金流枯竭、订单缺乏、业务停滞的窘境之中。

资料图

这中间,受影响更大的是广大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无他,这个群体抗风险能力相对更弱,获取外部资源的渠道也相对差一些。但从另一面看,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深植于社会之中,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计、基本生活与就业保障,与民生幸福、社会稳定直接相连。因此,加大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让企业能够更好地“休养生息”,是当下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重中之重。

其一,从以往政策的延续性看,应持续用力,扩大边际效应,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市场波动,给企业吃下“定心丸”。

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和各地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去年以来,部署了稳经济一揽子措施,为企业纾困,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多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等三项社保费,给予困难参保企业失业保险留工培训补助,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减免物业房租等多个方面进行帮扶等。这些措施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起到了积极作用。

进入2023年,这些已经出台的优惠政策还应该继续执行一段时间,帮助企业尽快走出困境。此外,鉴于企业流动性紧张,在疫情期间缓交的各类费用(如社保等),也不宜在短期内要求企业补缴,而要给足缓冲期;对中小企业到期的贷款和必要付息支出,也可以通过展期、再贷款等方式给个缓冲时间。

其二,2023年也要推出新的政策举措,切实为企业纾困,加快促进经济恢复。此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如何好转,关键还在于让企业充分发展。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