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车内无人”而言,北京已经跨过了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两道重要关卡,并正式进入商业化试点的新阶段。
日前,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正式宣布在京开放智能网联乘用车“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基于《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管理细则(试行)》修订版,企业在达到相应要求后即可在示范区面向公众提供常态化的自动驾驶付费出行服务。
7月9日,《证券日报》记者来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族广场,登录手机应用,选择出发站点和目的地,全程体验了一趟亦庄示范区内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出行服务,获得了远超预期的出行体验。
谈及北京市率先开放“车内无人”的商业化试点,文远知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人智能网联汽车从路测应用走向常态化运营,并从有安全员的状态转变为完全无人化真正上路,推动了无人驾驶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加快了自动驾驶企业商业化步伐。“如果一直拿不掉安全员,相当于司机的成本是降不下来的。纯无人的实现直接节省了司机的成本,有利于Robotaxi的商业落地。”
“前期测试为‘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阶段打下坚实基础,也提供了丰富的载人示范应用经验。”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许宏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商业化试点新阶段将围绕乘客车内安全风险、交通环境风险、自动驾驶功能风险三方面进行专业论证和实车评估,更加注重对自动驾驶企业服务能力的考核。
北京经开区
体验无人驾驶出租车
今年3月份,北京启动“车内无人”载人示范应用,此前按自动驾驶测试法规要求必须“驻守”主副驾的安全员退居二线,“真”无人驾驶出租车进入公众视野。日前,《证券日报》记者来到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体验了百度萝卜快跑、小马智行这两家获准在北京开展“全车无人自动驾驶示范应用”的服务与产品。
7月9日,在百度ApolloPark站点处,《证券日报》记者等到了一辆接单的“萝卜快跑”全无人车辆,车型为百度Apollo与极狐定制化开发的前装量产车型。待车辆停稳后,记者在车门旁的触控屏幕上输入了手机号后4位,完成身份验证后解锁开门。
进入车内,记者发现后排与前排座驾之间加装了一层透明隔板。在后排落座后,车上播放语音自动提醒“系好安全带”。点击前方屏幕上的“开始行程”后,全无人的自动驾驶之旅便正式开启。
随着车辆平稳起步,座椅前方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当前车速、路况和行进路线等信息。屏幕上的SOS键用于紧急情况呼叫客服人员。行进过程中,根据多车道的车流情况,全无人车辆能实现自动变道;在路口转弯处,车辆能根据红绿灯情况提前感知并做出反应,转弯平滑自然,并礼让行人,展现出了完全不逊于老司机的驾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