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产”现场工程师 职业院校要过哪几关?

  到2025年,国家计划培养不少于20万名现场工程师。一些职业院校已开始进行探索和规划——

  “量产”现场工程师,职业院校要过哪几关?

  阅读提示

  能在生产一线第一时间解决现场复杂问题的现场工程师成为企业争相追逐的“香饽饽”。为实现未来三年内培养20万名现场工程师的目标,职业院校要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到生产一线寻找培养路径。

   

  日前,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通知,决定联合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通知规划,到2025年,累计不少于500所职业院校、1000家企业参加项目实施,累计培养不少于20万名现场工程师。

  现场工程师也被称为现场应用工程师或现场技术负责人,是在生产、工程、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上,用科学技术创造性解决技术应用问题的复合型人才。现场工程师培养为何如此重要?现场工程师要想实现“量产”,职业教育面临哪些挑战?需要从哪些领域进行突破?作为培养现场工程师的关键主体,一些职业院校目前已经开始进行探索和规划。

  毕业生供给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既能根据材料、尺寸制定焊接方案,又可以参与生产线设计,负责现场设备运维,还能够统筹协调各岗位员工工作……随着我国制造业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像这样能在生产一线第一时间解决现场复杂问题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成为企业争相追逐的“香饽饽”。他们也被称为现场工程师。

  “在未来的数字化企业中,各个系统之间不再是孤立存在的。现场工程师不仅需要掌握各类的数字化专业技能,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业务领域能力,包括对于企业价值链的认知,垂直行业的知识,对于痛点的发现和识别,以及经营管理知识等。”武汉工学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波表示。

  然而,目前这样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在企业生产现场十分紧缺。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务有限公司职业教育部部长张彪告诉记者,他们在2022年对航天内部的30余家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远大于科研类人才”。

  此外,据2021年发布的《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预测报告》预测,到2025年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将有近100万名工程技术人员的缺口。

  2022年末,“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应运而生。其中,明确了“量化”的培养目标,即到2025年,累计培养不少于20万名现场工程师。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校长朱运利表示,为实现这个目标,职业院校需要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对职业院校来说,目前的挑战主要是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例如高职院校的装备制造大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初期大多是从事传统制造业的现场制造人员、设备操作员、质量检测员等,而面向智能制造领域的高端制造业就比较少,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供给与企业需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供需匹配度不适应问题”。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