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消息,上海市消保委调查发布,“106短信”内容鱼龙混杂,用户难辨内容真假,除了广告营销之外,更是被不法分子利用,内置“钓鱼网站”,成为电信诈骗新手段。据悉,“106短信”是指以“106”号码开头的短信,这些短信通常通过运营商基站发出,曾被不少用户当作官方消息。
(图片来自:Veer)
多年以来,垃圾短信已经成为了手机用户们最烦恼的事情,即便不少智能手机系统已经自带拦截工具,也有不少第三方工具能够提供解析短信内容的操作,但这些短信仍在“骚扰”用户。上海市消保委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反映的不少标注“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贷款类短信,在经过深入调查后发现,竟没有一条是来自官方发布的正规消息。
事实上,“106短信”是基于三大运营商提供的短信端口发送的短信,例如10655为中国联通、10657是中国移动,而10659则是中国电信,通常来说,要想通过运营商端口发送消息,需要一定的资质验证。这就是为何消费者们会认为这些短信足够正规,甚至毫不怀疑内容中夸张的促销信息。
(图片来自:Veer)
上海市消保委做了一个调查,只有21%的用户能够判断标注“工商银行”的“106短信”并非来自官方发布,而有9%的用户认为这些短信都是来自官方。值得注意的是,有过半用户难以分辨真假,这类人群正是诈骗团队的目标“客户”。在最新的诈骗方案中,不法分子已经摸清楚了这些摇摆不定的人群的消费心理,往往不会再使用非常夸张的营销术语,而是模仿官方的文字风格,吸引用户上钩。
更要命的是,诈骗团队大多数都拥有这些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106短信”+“真实姓名”+“模仿官方语气的文案内容”,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确实会有很多用户上当。当然,既然这些“106短信”都是需要一定资质的企业才能使用,为何还会冒出这么多垃圾营销内容呢?
(图片来自:Veer)
“106短信”虽然有一定的资质要求,但就像“网盘租赁”、“会员租借”一样,存在灰色产业地带,在一些网购平台中,可以轻松地找到相关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