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建奎高调“复出”后,中国伦理学界忧虑重重,再发声明“严厉谴责”

导读

再过一段时间,全球科研人员将赶赴英国伦敦参加第三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并讨论使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治疗遗传病的最新进展以及基因编辑伦理规范。

很显然,香港峰会上的“突发事件”仍让参会者心有余悸。最近,贺建奎博士准备“重操旧业”,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治疗遗传疾病,其公开向外界筹集资金从事罕见病治疗。贺建奎“复出”后的行为,令中国学术界、伦理学界感到忧虑,因为贺建奎“拒绝反省的错误态度”和“误导性营销炒作”。

3月2日,邱仁宗、胡庆澧、翟晓梅、雷瑞鹏等学者召开了“科技伦理治理的挑战与应对研讨会”,并形成一份共识声明,“建议监管部门对贺建奎涉嫌再度违反科研诚信、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的相关行为依法启动调查”。

究竟谁对谁错:是反应过度,还是真的会带来潜在隐患?

张钟鑫 | 撰文

01 中国伦理学界再次感到不安

“贺建奎近期高调‘复出’,并通过社交网络及媒体大肆宣传其罕见病研究计划,但令人遗憾的是,其既未提供明确的科学设计及实施计划,也未充分考虑相关伦理问题,其相关言行对患者(及家属)及罕见病研究领域均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3月4日,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学者、伦理学界代表、法学家向外公布了一份共识声明,上述是部分声明内容。

共识声明的部分内容

共识声明署名的专家名单

2018年,贺建奎博士就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时,宣布“培育”出两个可以天然抵抗艾滋病的婴儿,这一消息在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

通过在人体或其他动物体内植入或修改相关基因,可治疗或预防某类疾病,而如果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人类的胚胎,则会能将人工编辑过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这是国际上明令禁止的。

对于即将召开的第三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国内外学者对“复出”后的贺建奎近期的种种行为感到不安,甚至是忧虑。

02 CRISPR技术编辑胚胎,风险仍然太大

通过改变可遗传的生殖细胞培育人类婴儿,能治疗一些遗传缺陷疾病吗?近期,《自然》杂志刊发一篇报道,介绍到国际不少学者对此感到担忧。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