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暑期夏令营市场火爆,但各类机构的资质问题一直备受质疑。有报告指出,目前暑期夏令营的承办主体多数为旅行社,部分中小学校、培训机构、社会团体等利用自身行业或资源优势也在竞相参与暑期夏令营市场。现有经营暑期夏令营的机构多达上千家,整个行业并没有出现所谓的龙头企业。市场集中度相当低,行业内前十企业市场份额不超过5%。
其中,旅行社和培训机构只有承办旅游业务资质和培训资质,主管单位分别为旅游部门和教育部门。而其余众多专门从事夏令营的机构除了没有旅游资质,也没有培训资质,监管主体不明确。另外,一些夏令营的带营教师资质也令人担忧。尽管上述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介绍,营地老师均接受严格系统的培训筛选,最后持证上岗,但当记者询问起具体证件时,该人员表示是该营地发的“辅导员证”。
除了资质问题,各类培训机构的收费标准也并不统一。据深圳多家夏令营机构发布的信息,目前7-10天的中长期夏令营研学产品较多,日均价多在500元-1500元不等,差价较大。此外,几乎所有夏令营机构都采取“先付款再签合同”的报名流程,这种方式也容易给消费者带来维权难题。
2023年中国暑期夏令营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暑期,夏令营、研学活动逐一登场,成为不少家长解决孩子托管问题、让孩子增长见识锻炼身心的重要选择。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暑期夏令营活动的市场需求得到了提升。随着“双减”政策的发布,校外培训机构以及开展学科类培训的相关企业受到了冲击。如今在不允许周末、寒暑假期以及节假日开展学科类培训的背景下,夏令营成为了家长安排孩子暑期生活的“备选项”。
值得一提的是,从地域分布上看,广东省的夏令营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超过6400家,占全国总比约13.5%;排名第二、三位的是安徽省和江苏省,两省现有的相关企业数量均在4300家左右,占比均约为9%。从各地夏令营的行程来看,旅行及生活体验成了各地夏令营的主要课题,单纯上课的夏令营非常少见,约占整个市场份额的2%左右,从最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各类科普类、拓展类的夏令营的发展势头较好,市场份额在逐渐上升。
暑期夏令营既不同于旅游,也不同于课堂教学,而是将娱乐和教学结合在一起。在夏令营体系发展成熟的国家,组织夏令营的机构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既能为青少年提供放松、休闲的环境,也能让营员的见识和思维能力增长,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