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原料的概念及产业链
化妆品是由各种原料经过合理调配加工而成的复配混合物。化妆品的原料种类繁多,性能各异。根据化妆品的原料性能和用途,大体上可分为基质原料和辅助原料两大类。前者是化妆品的一类主体原料,在化妆品配方中占有较大比例,是化妆品中起到主要功能作用的物质。后者则是对化妆品的成形、稳定或赋予色、香以及其它特性起作用,这些物质在化妆品配方中用量不大,但却极其重要。化妆品是以天然、合成或者提取的各种作用不同物质做为原料,经加热、搅拌和乳化等生产程序加工而成的化学混合物质。
化妆品原料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基础化工原料等,下游方面,主要应用于护肤品、彩妆品等化妆品中。
化妆品的主要原料通常分通用基质原料和天然添加剂。化妆品通用基质原料包括:油性原料,是化妆品应用最广的原料,在护肤产品中起保护、润湿和柔软皮肤作用,在发用产品中起定型、美发作用;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具备去污、润湿、分散、发泡、乳化、增稠等功能,被誉为工业味精;保湿剂、是膏霜类化妆品必不可少的原料,其作用是防止膏体干裂,保持皮肤水分;粘结剂,主要用于发胶、摩丝及胶状面膜;粉料,主要用于制造香粉类产品;颜料、染料,主要用于制造美容修饰类产品;防腐剂、抗氧剂,在化妆品保质期内和消费者使用过程中抑制微生物生长;香料,增加化妆品香味,提高产品身价;其他原料,包括紫外线吸收剂、用于染黑发的染料中间体、烫发原料、抑汗剂、祛臭剂、防皮肤干裂的原料、防粉刺原料等。常见的天然添加剂有水解明胶、透明质酸、超氧化歧化酶(SOD)、蜂王浆、丝素、水貂油、珍珠、芦荟、麦饭石、有机锗、花粉、褐藻酸、沙棘、中草药等。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化妆品原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显示:
化妆品由不同功能的化妆品原料经过加工、按科学配方组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至2021年,我国化妆品制造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从342家增加至774家。
2020年6月,国务院发布《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并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行业监管依据的基本法规。随后相关部门相继发布十余部配套法规,重点涵盖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功效宣称评价规范、生产管理规范等相关领域,化妆品新规体系标志着行业监管严格化、规范化,保障了化妆品质量安全,有利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