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产品通常分为大宗原料药、特色仿制药原料药和专利药原料药三大类。大宗原料药指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应用较为普遍、规模较大的传统药品原料药,主要有抗生素类、维生素类、氨基酸类、激素类等。特色仿制药原料药通常指以心血管类、抗病毒类、抗肿瘤类等为代表的专科用药,对应制剂专利到期或即将到期,产品附加值较高。相比起大宗原料药,特色仿制药原料药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利润水平更高。专利原料药则主要对应专利保护期内药品,由制剂厂家自行生产或以合同定制方式委托专业原料药公司进行生产,产品利润率高。
原料药企业的投资周期相对较长,从最开始立项、研发设计反应路线算起到最终实现规范市场商业化销售获得高额回报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从投入角度来看,即使排除前期研发投入阶段,从GMP车间建设开始也需要至少3年时间才可以实现商业化销售。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原料药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原料药,指用于生产各类制剂的原料药物,是制剂中的有效成份,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术所制备的各种用来作为药用的粉末、结晶、浸膏等,但病人无法直接服用的物质。化学原料药处于医药产业链的上游,是影响药品质量、制约产能的首要和主要环节,控制好原料药的质量,就是在源头上为整个医药产业的质量把好关,全球药品市场的不断扩大直接带动原料药市场规模的逐年上升。
从上下游角度来看,原料药是以上游基础化学品或者动植物作为基础原料,通过化学合成或者生物发酵、提取的方式得到医药中间体,再经过4-5步的合成得到的最终产品。而在下游,根据实际功能和使用场景,原料药还可以用于药品制剂、饲料、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最主要的应用场景还是在药品制剂领域。
原料药是制药“芯片”。中国凭借完善的化工产业链优势和工程师红利承接全球产能转移。供给侧改革之后,国内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头部企业加大资本开支和先进技术布局,进一步强化领先优势。近几年在新冠疫情笼罩全球下,对医药产业链压力测试、凸显中国原料药产业在全球的地位举足轻重,经过疫情的洗礼,各国对原料药产业的重视程度明显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