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需要对农药化肥减量增效,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另一方面,需要对养殖业、小企业进行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全链条治理能力,提升农民环保意识,多措并举,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建设美丽乡村,宜业宜居同等重要。生态环境部近日公布的2022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数据显示,全国地表水环境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其中,总磷主要表征多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情况,比如农业种植、畜禽养殖等。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必须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完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机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监督管理,尽快形成齐抓共管、持续推进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首先,农药化肥减量增效难度仍然较大。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发布的一篇论文,研究人员调研发现,为了开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一些农村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加大投入力度,突出表现为经济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大肥大水”现象。虽然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但也导致农药、化肥等用量居高不下。还有一些农户在经济作物种植过程中过量使用杀虫剂、杀菌剂等,也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研究人员发现,近几年,有些农村的土地质量下降很快,“地都被种坏了”。究其原因,是在农业转型过程中,种植结构和经营过程发生了变化。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一些农户常年单一种植某种高经济效益的作物,弱化了原本通过多样化种植模式抵御病虫害的优势。而长期“大肥大水”模式形成的增产效应也不断降低。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及部分农药、化肥质量差,导致土壤肥力减弱。
智慧农业行业发展投资现状前景分析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人工智能走向田间地头,在农业领域得到大范围覆盖,从土壤检测到种子的选育,再到耕种及生长环境的检测,人工智能贯穿始终,以智能化的技术实现精准管理,提高农业的种植生产效率。
在土壤检测方面,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土壤管理信息,实时检测土壤湿度,检测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的土壤健康状况,精准提高农作物灌溉效率,为农作物提供更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种子选育方面,经过人工智能技术筛选的种子,无论是基因还是纯度都属于优等范围,通过智能分析种子生长的最佳温度及湿度,从而为种子提供最佳的生长条件,提高农作物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