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相关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建筑机器人将迎来风口期。住建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征集遴选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通知》,其中提到,在培育智能建造产业方面,重点是建设智能建造产业基地,完善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智能建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以及建筑施工、勘察设计、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配套企业,发展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慧运维、建筑机器人、建筑产业互联网等新产业,打造智能建造产业集群。
中国建筑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建筑机器人行业发展空间预测
业界人士表示,将建筑建造过程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运用建筑机器人、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产品技术,可实现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智能化和信息化,提高建造过程的安全性以及建筑的经济性、可靠性。
当前,以机器人应用为代表的智能建造正逐步改变建筑行业,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这也有效解决了国家“双碳”背景下,传统建筑行业材料浪费、碳排放量大、用工难等问题,建筑机器人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系统管理和标准化作业,可显著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在有效减少建材浪费和碳排放的同时实现提质增效。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建筑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
当前传统建筑业正面临诸多制约,在产业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亟需进行一场深刻变革。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无论是考虑建筑效率、质量、安全性还是成本,机器人的应用成为实现智能建造的关键。
建筑机器人由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和执行机构组成,分别对应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建筑机器人成本主要集中在核心零部件部分,核心零部件约占建筑机器人成本主要集中在核心零部件部分,核心零部件约占建筑机器人成本的72%,其中伺服系统约占24%,减速器系统约占36%,控制系统约占12%,机械本体约占22%;其他外设约占6%。
外资品牌垄断的根源在于国产建筑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空心化”。我国工业化起步晚,技术水平落后,导致建筑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技术缺失。且三大核心零部件技术含量高,进入壁垒严格,国内企业不仅要面临周期长、投入高、研发失败等风险,而且国外品牌还有很大的降价空间,因此市场环境倒逼国内建筑机器人厂商退出技术含量最高同时也是利润率最高的上游市场,转而投向附加值低的中下游市场,如本体生产商、系统集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