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加工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铜材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我国铜加工产业积极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保持了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铜产业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整个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中国铜产业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进口替代能力不断提高,整个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其中2021年金田铜业-铜及铜加工营业收入为735.8亿元,收入比例为90.67%;营业成本为714.8亿元,成本比例为90.99%。
铜加工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以往我国铜加工企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生产规模较小,加工工艺和装备落后,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处于较低水平,行业整体呈现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局面。从铜加工产业链来看,上游是铜冶炼行业,下游是电力、建筑、制冷、家电、汽车等行业。其上游和下游行业内企业大多经济实力雄厚,具有较高的地位,而铜加工企业处于弱势地位,没有定价权,受到冶炼企业和消费企业的双重挤压,行业议价能力较低。此外,铜加工行业内企业受铜价影响较大,企业铜采购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在80%左右,国际铜价的剧烈波动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较大的影响。
需求方面,受益于经济发展长期向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及"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加上中国工业全球化布局的实现,我国铜加工市场需求潜力和发展空间依然较大。《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国内精炼铜产量达到980万吨,表观消费量1,350万吨,年均增长3.3%,可见未来铜行业的需求仍将维持一个相对温和的增长趋势。
2020年以来,全球主要铜矿生产国受到了新冠疫情的较大影响,在中国铜冶炼厂新扩建产能投放处于高峰阶段的背景下,这使得全球铜矿趋紧的局面更加凸显。智利、秘鲁是全球铜矿供应第一和第二大国,在南美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铜矿的生产、运输均受到非常大的影响,铜矿山供应的忧虑曾一度推升铜价走高。与海外铜矿相比,2020年国内铜矿供应受疫情的干扰并不大,国内的大型铜精矿受疫情影响较小,但部分小铜矿在二季度才开始逐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