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培训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体育培训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在“互联网+”的新时代环境下,媒体市场形成了内部融合、外部渗透的发展趋势,也为体育产业的广泛宣传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体育人才树立明确目标,在我国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持续、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为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建立良好环境基础。

中国体育培训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体育培训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目前,我国体育培训行业面临着人才良莠不齐的问题。体育培训是一个重度线下、人力密集型的教育服务,要想在短期内快速形成标准化的服务体系十分困难,所以规模化的逻辑主要是“先做强再做大”,“打造人才供应链”是体育培训行业的重中之重。

但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以及各地政府对体育培训行业的推动支持,体育产业正在迎来发展的春天。但机遇常常也和危机相伴,体育产业若想要站稳脚跟并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地吸纳复合型人才,坚持创新再创新。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体育培训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体育培训企业3万余家,且逐年攀升中。拥有少儿体能培训课程的机构有近3000家,而2015年仅仅只有几十家,如今以每年超过80%的速度猛增中。

在我国的“十三五”规划期间,体育产业实现了2000亿的总产值,青少年培训占比约为60%,这种变化一方面是家长对青少年体质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体育与升学考试挂钩的结果,家长为了提升孩子的体育成绩,也必然利用课余时间借助于体育培训机构加强训练。

据国家重点项目课题《中国0-6岁儿童身体活动指南》研究,对于学前0-6岁的孩子,这一阶段是身体和感官发育的最关键时期,体能训练可以促进幼儿骨骼增长,提高肌肉的抗疲劳能力,形成良好的身体姿态。换言之,一旦错过这个关键时期,对孩子成长的耽误不可弥补。

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学科类培训项目向更多体育培训项目转化,目的是提升孩子身体免疫力,增强体质,一方面保住“革命的本钱”,另一方面也未雨绸缪,提前适应学中考新形势。如此快速而真实的市场需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玩家步入了体能素质类培训赛道。整个市场被激活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新的风口。

随着中国体育行业商业化的进程,未来产业结构有望向美国靠齐。中国体育产业不均衡的另一个体现在于体育行业占总体GDP的比重远远小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体育行业的发展,未来有望提高在总GDP的占比,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规模。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