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价下跌引发奶农“倒奶杀牛” 2023奶牛养殖产业链成本与价格分析

近日,网传因原奶供应持续增加,消费需求疲软,包括河北、内蒙古等多地生鲜乳生产区奶牛养殖户开始出现“倒奶杀牛”现象。

奶价下跌引发奶农“倒奶杀牛”

随着牛奶产业链持续承压,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的中小牧场不得不走向“倒奶杀牛”的地步。

12月28日,河北省2022年第四次生鲜乳价格协调会议公布。河北奶协在公告中表示,经测算,河北省2023年第一季度生鲜乳交易参考价格为4.10元/公斤,最低不低于3.93元/公斤。鉴于当前形势,养殖场委员主动提出最低价格下调至3.85元/公斤,乳企做到应收尽收、如期续签收购合同,并在困难缓解后补偿差价。

河北省自2018年开始便对奶牛养殖户实施喷粉补贴资金政策,并非今年首次出台补贴政策,只不过今年因特殊情况提前发放补贴,“一多半(补贴)已经发放。”

对于生鲜乳交易参考价下调至3.85元/公斤,逼近北方成本价的说法,该负责人予以否认。他称,此前河北省生鲜乳价格协调会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主持召开,这是基于目前现实情况,奶农和乳企互相让利而制定的价格,属于合理区间,并非网传跌至历史最低点。

2023奶牛养殖产业链成本与价格分析

不止河北,全国多个牛奶主要产区都面临着生鲜乳收购价格下跌的问题。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2年12月第五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4.12元/公斤,同比下跌3.7%。

不少上市乳企也在2022年公布了奶价下滑的状况。2022年上半年,中国圣牧原料奶平均销售单价为4.97元/公斤,同比下降1.1%。沃野牧丰公斤奶售价同比下降2.93%。现代牧业原料奶平均售价为4.28元/公斤,同比减少2.5%。

当下牛奶产业链困境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近两年上游奶牛养殖扩产产能逐步释放,但养殖产业扩产速度却远远高于乳制品消费增速。加之2022年,疫情影响乳制品消费下滑,生鲜乳产量过剩,于是压力开始向层层向产业链上游传导,雪上加霜的是,上游养殖牧场又遭遇了饲料成本上涨。

2022年以来,受国际因素影响,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不断上涨,甚至一度出现玉米不仅价格贵、还有可能买不到的情况。在安徽和山东地区养一头奶牛每天需80元左右的饲料费用成本。

伴随着人力劳动成本、防疫成本、能源成本、运输成本和其他原材料物价的上涨。预计2023年生鲜乳价格或延续下行趋势,生乳价格会跌破3.8元/公斤。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