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热的概念
城市供热包括生产和生活用热两个方面,采用什么方式满足用热需要,这与全国具体城市的能源构成、热源消费状况有关,同时也取决于国家的经济水平及不同供热方式的技术经济效果。
我国城市供热基本上有三种供热方式:第一种供热方式为集中供热方式。城市集中供热可由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实现。集中供热由城市统一规划,在工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建设适当规模的热电厂,既发电又供热,同时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种热电联产的集中供热方式,供热的热效率包括热网损失在内高达88%,比采取小锅炉房供热效率提高30%左右。区域锅炉房内都装置大容量高效率的蒸汽锅炉或热水锅炉,向城市各类用户供应生产和生活用热。用区域锅炉房代替分散小型锅炉供热,能节约燃料,改善供热质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区域锅炉房的热能利用效率通常低于热电厂,规模和场地的选择比较灵活,投资比建热电厂少,建设周期短,是城市集中供热的一种主要方式。第二种供热方式为独用锅炉房供热方式。由工厂、企业、住宅区和办公楼等公共建筑自建小锅炉房供热,也是我国城市最主要的供热方式。分散供热的小锅炉一般吨位都比较小,热效率低,大都在40~60%,是冬季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第三种供热方式为分散供热方式。我国北方采暖地区,一家一户直接用煤炉烧煤供热采暖,占90%以上。这种供热方式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能源。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城市供热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城市化的进程也越来越快,各行各业对节能降耗工作也越来越重视。近年来,中国逐步实现了集中供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人们对资源与环保认识的逐步加深,作为现阶段中国大力支持的供热形式,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范围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前景广阔。城市集中供热作为现代化城市的文明标志和发展方向,体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能为城市提供稳定、可靠的优质热源,而且对于节约能源,改善大气环境,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有效利用城市空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城市供热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投资额和供热面积不断增长。建设和发展城市集中供热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实现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供暖收费属于政府定价,供暖业务区域,目前政府采用行政许可的方式进行授权经营。供暖面积的稳定增长将成为提高供暖业务收入的第一驱动因素。城市供热行业分析指出,近年来,我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持续增长。2021年年末,全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106.0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30%,相比2012年增长一倍有余。在全国31个省份中,仅有上海、浙江、福建等9个省份没有集中供热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