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行业发展现状 影子银行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按照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

影子银行行业发展现状 影子银行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影子银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期限错配、流动性转换、信用转换和高杠杆。国内的“影子银行”,并非是有多少单独的机构,更多的是阐释一种规避监管的功能。如人人贷,不受监管,资金流向隐蔽,是“影子银行”。几乎受监管最严厉的银行,其不计入信贷业务的银信理财产品,也是“影子银行”。“影子银行”有三种最主要存在形式:银行理财产品、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产品和民间借贷。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影子银行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显示:

资料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广义影子银行资产减少1.34万亿元,降至57.8万亿元,在名义GDP中的占比从2020年末的58.3%降至52.9%,是8年半以来新低。其中主要下降部分是理财产品和资管计划对接资产减少了1.1万亿元。同期,影子银行资产占银行业总资产的比例也从2020年末的18.9%下降至17.6%。

在中国的市场现实中,影子银行主要涵盖了两块:一块是商业银行销售得如火如荼的理财产品,以及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销售的类信贷类产品,比如信托公司销售的信托产品,另一块则是以民间高利贷为代表的民间金融体系。

其中,影子银行规模较大,涉及面较广的是“银信合作”,银信合作的信托方式属于直接融资,筹资人直接从融资方吸取资金,不会通过银行系统产生派生存款,这样就降低了货币供应的增速。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衰减,国家逐渐收紧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对银信业务、银行同业业务的监管变得严格起来,商业银行更需要开展影子银行业务去维持自身的经营。虽然我国政府一直在跟进监管措施,但是并不能阻挡影子银行的蓬勃发展。

"影子银行"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所出现的一个重要金融学概念。它是通过银行贷款证券化进行信用无限扩张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核心是把传统的银行信贷关系演变为隐藏在证券化中的信贷关系。

“影子银行”有几个基本特征:第一资金来源受市场流动性影响较大;第二由于其负债不是存款,不受针对存款货币机构的严格监管;第三由于其受监管较少,杠杆率较高。说白了,它具有和商业银行类似的融资贷款中介功能,却游离于货币当局的传统货币政策监管之外。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