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支付机构积极探寻“第二增长曲线” 第三方支付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国内支付机构积极探寻“第二增长曲线”

伴随全球化数字贸易发展的影响以及各项稳外贸政策的助力,中国跨境电商发展迅速驶上快车道,规模日益扩大。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7.1%。

目前,中国跨境电商主体超过10万家,跨境电商货物进出口规模的外贸占比由5年前的不足1%上升到如今的5%左右,贸易伙伴几乎遍布全球。其中,支付作为构建交易的重要通道,在跨境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链路作用,也迅速迎来探寻“第二增长曲线”的众多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入局,它们纷纷大展身手,抢占新蓝海。

近来,不少支付机构在全球化布局上动作频频,已有多家支付服务平台披露了跨境业务进展。2月份,腾讯金融科技官宣推出企业跨境支付平台“智汇鹅”,目前已支持20多种主流币种交易,并与亚马逊、美客多等主流电商平台达成合作。3月28日,驼驼数科宣布,该公司旗下跨境支付业务品牌“驼信宝”全新升级为“飞来汇”,旗下产品集群也在不断更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旅游、购物、教育、投资等需求的增加,跨境支付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跨境支付业务发展的政策及创新试点政策,促进了跨境支付行业的发展。支付机构通过开展跨境支付业务可以获得更多政策红利,扩大了自身的发展空间。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通过与银联或网联对接而促成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网络支付模式。

在第三方支付模式,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支付给第三方),并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账、要求发货;买方收到货物,检验货物,并且进行确认后,再通知第三方付款;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参与者主要包括监管部门、商业银行、清算机构、第三方 支付机构和支付外包服务商。与美国相比,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收单费率有较大提升空间。四方清算模式下, 产业链所有成员的收入来源均为商户支付的费率,从分润比例的大小来看,银行> 收单机构>清算机构。

随着场景和科技的日益成熟,大众对第三方支付也越来越认可,第三方支付产业的交易规模在2020年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2021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业务交易量达10283.22亿笔,较2020年增加了2010.25亿笔,同比增长24.30%。2022年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交易量达到10241.81亿笔,同比下降0.40%。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