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消费者对智能化的需求逐渐增多,在购车时智能座舱已成为影响消费者的重要因素。根据毕马威预测,2022-2026 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预计从 1127 亿元增长到 2127 亿元,5 年 CAGR 超过 17%。毕马威预测,智能座舱单车价值有望从 2022 年 8100 元上升至 2026年的9650 元。
近年来国家不断提升对智能汽车的重视程度,通过下发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促进行业发展。其中,2020年2月,发改委等多个部门联合下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指出智能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发展智能汽车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到2025年,我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督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2021年8月,交通部及科技部下发的《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意见》指出,加快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自主研发及产业化,促进自动驾驶等加快应用。
《汽车智能座舱智能化水平测试与评价方法》团体标准发布
《汽车智能座舱智能化水平测试与评价方法》团体标准发布仪式日前在2023国际汽车电子与软件大会·滴水湖峰会智能座舱电子与网联生态创新主题峰会上举行。
清华大学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智能座舱工作组立项委员会主任曹东璞对新标准进行解读。他系统介绍了标准研制的背景及意义、标准的主要内容、未来的推广应用等。他指出,汽车智能座舱的智能化水平测试与评价方法是智能座舱进阶性工作,对未来智能座舱技术演进有指导意义。
标准根据不同功能特点设置了不同的评价指标,提供了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示例和综合得分率分类基准。权重的计算方法根据用户和专家调研计算体系中各级维度的权重分布,定义不同功能与指标权重比例。综合得分率从能力、功能、元素、指标四级的权重和得分计算得出,最终将其分为卓越(E)、优秀(G)、良好(A)、一般(M)共四个评价类别。
智能座舱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
近年来,随着汽车智能化浪潮来临以及自动驾驶高速发展,智能座舱已成为整车智能化发展的核心构成,市场需求持续提升。
资料显示,智能座舱核心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芯片、高精地图、控制器、显示面板等软硬件,中游主要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流媒体后视镜、车联网模块等关键零部件,下游主要为整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