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防治产业的诞生和发展,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息息相关。因为从源头来说,噪音污染主要来自于交通、工业、建筑工地以及生活噪音。尤其是交通噪音,已经成为防治的重点,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在科学定义上,噪音是指发生体无规则发出的声音,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等声音,都在噪音范畴。科学研究表明,噪音污染对人有直接感知性,在人群密集区问题更突出,因此逐步上升为民生热点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噪音防治设备行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全国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行业总产值约115亿元,其中,交通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产值约78亿元,工业企业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产值约15亿元。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数据,预计2022年国内总投入治理经费约150亿元,整个行业的市场规模可能在350亿元以上。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噪音防治设备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显示:
在政策赋能方面,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在今年6月5日正式施行。和此前的内容相比,新法修订增加了防治对象、调整适用范围,加强源头防控和噪音分类管理等内容,尤其是将轨道交通噪音污染防治纳入其中,这为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事实上,在噪音防治法制化建设方面,国家一直在加大力度。去年11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噪音污染治理,实施噪音污染防治行动,加快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噪音问题,并划定了攻坚目标,提出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全国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在政策推动下,噪音治理技术和噪音监测装备将迎来发展机遇,众多企业都利用该机遇期对厂房、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大力提升智能制造技术水平,噪音与振动控制行业的专利申请也在不断增加。
从长远来看,仅仅是在噪音振动控制设备市场领域,全球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就高达10%~15%。我国的行业渗透率与市场成熟度一直不高,随着《“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式启动,技术和设备将逐渐进入系列化和配套化阶段,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