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2023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过去几十年,水问题始终是中国的国家大事之一。国家从始至终关注的一个核心水问题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和水资源利用,因此持续兴建各种区域性水利水电工程。随后,水安全使得城市和区域水系统管理出现并成为水问题的工作焦点。此后,水污染问题及其对城市居民休闲游憩需求造成的影响引发关注,水污染环境治理和水景观建设的重要性被一再强调,城市成为水系统管理的重点对象。最后,湿地减少和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逐渐显现,水生态修复在城市和区域都受到重视,不同尺度和规模的水生态修复工程层出不穷。

伴随着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对水问题复杂性的认知更加清晰,水系统管理的目标也从单一转向综合,包括综合应对水资源、水利用、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和水文化等多元问题。这一过程与中国城镇化进程相伴相生,城市逐渐成为人居环境和水系统管理的主体,海绵城市建设亦酝酿并诞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雨洪最终成为城市水系统管理的焦点议题。未来,应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整合城市水系统管理的各项工作,专项化和常态化城市雨洪管理。

海绵城市是什么?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材料实质性应用,表现出优秀的渗水、抗压、耐磨、防滑以及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成了”会呼吸”的城镇景观路面,也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让城市路面不再发热。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海绵城市的特征主要包含6个方面,分别是渗、滞、蓄、净、用、排。”姜彤介绍,“渗”即保证城市雨水渗透的效果;“滞”为减缓雨水流失的速率,提升城市土壤吸纳雨水的能力;“蓄”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吸纳雨水,作为城市水资源的补充;“净”“用”“排”则是对雨水进行适当处理,从而进行雨水的资源化利用和循环利用,利用调节塘、调节池、雨水湿地、透水砖等设施控制径流总量,削减峰值,使城市能够真正做到“涝时能排”。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