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是推进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内容,对于建设节能低碳、绿色生态、集约高效的建筑用能体系,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绿色建筑市场新增占比 绿色建筑未来发展新格局
近日,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改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河南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大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绿色建材、能源与资源利用等对社会碳减排的贡献。
为进一步加快绿色建筑发展,近年来,河南省陆续出台一系列超低能耗建筑示范推广政策和技术标准,在财政补贴、非计容面积奖励、绿色信贷等方面提出了政策优惠,建筑用能逐步实现清洁化低碳化,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逐步提高。
《方案》指出,到2025年,城乡建设领域绿色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装配式建筑占比力争达到40%,2000年前建成需改造的老旧小区基本完成改造,城市绿色社区创建达到6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理全覆盖,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以上,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全覆盖。2030年前,全省城乡建设领域直接碳排放达到峰值,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体制机制和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建筑用能结构和方式更加优化,建筑品质和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绿色生活方式普遍形成,绿色低碳运行初步实现。
为实现预期目标,《方案》提出了两项重点任务:开展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打造绿色低碳县城和乡村。
城市形态、密度、功能布局和建设方式对碳减排具有重要影响。《方案》要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组团式发展。科学管控城市建设密度和建筑高度,推进城市“留白增绿”,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新建100米以上的建筑应相对集中布局,并与城市规模和空间尺度相适宜。对于既有建筑,严格拆除管理,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
提高市政基础设施运行效率,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到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理全覆盖,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以上。推进城市照明绿色化建设,到2030年LED等高效节能灯具使用占比超过80%,30%以上城市建成照明数字化系统。加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2030年力争创建4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城市建成区拥有绿道长度超过1公里/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