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业正处于改革深水期
当前,寿险业正处于改革深水期。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全球寿险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中国寿险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
2023寿险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在寿险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科技赋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共识”到成为“现实”,科技已深刻应用到保险业日常经营的方方面面,助力行业转型提质。截至目前,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等上市险企基本都已成立科技子公司,以期通过内部架构和机制改革来推进科技转型。
行业普遍认为,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我国保险机构正在加速布局数字化转型,借助数字技术赋能来实现整个交易流程的重塑,在精准营销、场景嵌入与智能理赔等环节不断创新改进,客户良好体验不断改善。对于科技赋能保险数字化转型,周延礼提出,要加大科技投入、注重数据价值挖掘,围绕数据资产形成、聚焦服务场景来拓展客户、创新产品、精准服务,未来才能赢取更大市场。
日前,多家机构发布研报展望2023年的寿险业发展,综合来看,新一轮成长周期的号角已吹响,寿险有望在今年进一步实现“深蹲起跳”。
从多方数据来看,寿险行业在2022年持续推动供给侧改革,主动压降代理人规模,险企顺应行业趋势主动求变,推动个险渠道转型高质量发展,主动清退落后产能,个险渠道人力继续下降。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代理制销售人员为521.7万人,已从2019年912万人的峰值降至大约2015年水平。
但在这一年,利好消息不断释放,代理人队伍整体已逐步企稳,相比2021年代理人数量的断崖式下降,2022年降幅收缩显着,多家机构研报表示人力出清或将接近尾声。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寿险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分析
近年来,随着保险端回归保障业务,重疾险和传统险的保险期间较长,部分保单期限在15年,甚至达到20年以上,寿险行业整体负债久期逐年拉长,对保险资管机构投资资产久期的要求也在持续提升。而财险资金单笔久期偏短,期限匹配要求下对资产流动性要求更高,形成资金积累后整体资产久期有所延长。因此,在大类资产配置环节,应当充分考虑保险资金对于期限匹配的不同要求,通常情况下,寿险资金久期错配的风险较为突出,导致较高的利率风险敞口。与此同时,为满足负债端给付、分红、费用支出等资金流出以及委托方当期利润的要求,投资端对于资产当期收益也有较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