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迎来政策红利 2023年中国数字农业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数字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此同时,数字农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方面有:关键研发滞后,传感器自主水平低,缺乏专用芯片,智能装备研发起步晚;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农业产业中的现实问题成效不明显,生产环节尤其薄弱;农业数字经济明显滞后于二、三产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重庆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关键变量,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性抓手。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农业深度融合,是推进重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完善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数字农业改革,聚焦数字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推动数字经济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程度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数字农业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环节数字化水平,发展智慧农业,可以显著降低物化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实现增产又增效。例如,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物联网等手段,动态高精度监测动植物环境(土壤、水、大气)、生命信息(生长、发育、营养、病变、胁迫)等,进而通过信息采集点感知数据,集成农业生产管理知识模型,可以实现科学施肥、精准饲喂、节水灌溉、病虫害预警防治等生产过程的精准管理,有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提升农业流通、消费、服务等环节数字化水平,同样可以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综合利用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实现物流、配送、仓储高效管理,构建新型农产品流通格局,能有效减少交易环节,提高交易效率。发展众筹农业、定制农业等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创新发展共享农业、云农场等网络经营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提供一系列面向小农户的数字农业社会化服务,则可以将现代生产要素导入小农户,提升小农户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助力小农户搭上现代农业快车。可以说,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数字化赋能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数据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将产生叠加效应。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