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陈思
“重口难调”的是“调休”的“调”。
2023年已过半,每逢节假日调休,网络上总是“怨声载道”。现在,端午刚过,十月的秋霜还未落下,网友们对于“十一黄金周休八上七”的“声讨”已是沸反盈天。相关话题甚至一度冲上热榜第一。
但网络上的声量,并不一定能完整表达出民意。“吐槽调休”更像是一种情绪宣泄,而不是理性的公共思考、严谨的意见表达。毕竟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之下,不少“打工人”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此时多干一天都是“受难日”、多熬一晚都是“生死关”。如果没有及时的发泄,怎么在假日结束后打起精神去“补班”?
大象新闻记者 王珍珍摄
但凑出的长假毕竟是好事。多出的一两天,其实是给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假放得够长,人才能浪得更久、蹿得更远。有时候,能不能看望故乡年迈的父母,能不能踏足他乡悠远的山河,关键的因素还是时间。如果突然宣布缩短长假、取消调休。网络上吐槽的声浪可能更大。
世上没有完美的方案。特别是在假期时长总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无论是调不调休,都是一种妥协。
无论是天数的拼拼凑凑,还是节点的挑挑拣拣,都应该让长假回归休闲放松的初心。“调休”不能变“调戏”,一个过度疲惫的身体可能支撑不起对文旅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