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信息化和无障碍环境深度融合,助力弥合残疾人、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8月22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集体采访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邵道新进行了回应。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邵道新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国家通过经费支持、政府采购、税收优惠等方式,促进新科技成果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中的运用,鼓励无障碍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生产、应用和推广,支持无障碍设施、信息和服务的融合发展。
邵道新表示,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对于鼓励无障碍技术的研发、成果转化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有利于支持引导新技术在信息无障碍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信息化和无障碍环境深度融合,助力弥合残疾人、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引导。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无障碍建设的实际,研究制定信息无障碍的相关政策,大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新兴技术在导盲、声控、肢体控制和语音识别方面的融合应用,助力构建信息通畅、体验舒畅的无障碍环境。
二是促进技术的开放共享。引导相关互联网企业更好地发挥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发挥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推动信息无障碍技术专利免费开放和经验共享,有效降低企业开展信息无障碍改造的技术成本。
三是激发产业的发展动力。定期组织征集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的优秀案例,集中编制案例集并推广,引导企业探索更多新技术应用场景和业务模式,促进行业信息无障碍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邵道新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目前已经推动了1735家残疾人、老年人常用的网站和手机App完成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比如,一些地图类的App推出了无障碍导航功能,可以帮助残疾人尽量避开台阶、陡坡等障碍物;一些出行类的App,上线“一键叫车”的功能,便于老年人独自外出时也能方便打车。
邵道新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一线开展专项调研,进一步摸清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生活背景残疾人和老年人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指导相关单位采取有针对性的改造升级措施,进一步降低残疾人、老年人便捷上网的门槛,实现数字普惠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