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建三明5月12日电 题:这个中国小城何以让候鸟“归去来兮”?
——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理事长张正旺
作者 雷朝良
鸟类迁徙是世界上一大自然奇观。每年随着季节变化,候鸟飞越成千上万公里,追寻适合觅食、休憩和繁育后代的栖息地。位于福建西北部山区的明溪县,就是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重要候鸟迁徙通道上的一个“中国候鸟旅居小城”。
明溪县何以吸引候鸟“归去来兮”,成为亚洲东部鸟类迁徙的重要停歇站?在今年第一个世界候鸟日(每年5月和10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到来前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理事长张正旺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此深入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明溪迄今发现了多少鸟类?
张正旺:我曾数次到明溪县考察,那里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鸟类资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随着当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力度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明溪野生鸟类的分布记录不断被“刷新”。
今年入春以来,明溪又迎来成群结队的候鸟迁徙大军。据明溪国家级野生动物监测站披露,当地首次发现凤头潜鸭和东方鸻,两者都是中国“三有”(即有益、有重要经济价值、有科学研究价值)保护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方白鹳也曾“做客”明溪。
黄腹角雉更是成就了明溪“中国黄腹角雉之乡”的美名。黄腹角雉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因自然繁殖率极低,加上栖息地急剧缩小,被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物种,有“鸟类大熊猫”之称。目前,明溪境内分布着19个黄腹角雉天然种群共400余只,占目前全国总数量的10%左右。
据当地保护区调查监测,明溪迄今发现并记录在册的野生鸟类有327种,其中包括鸳鸯、蛇雕、白腿小隼、黄腹角雉、白额山鹧鸪、白颈长尾雉等珍稀鸟类。
在明溪县迁徙中的绿翅鸭和鸳鸯。肖书平 摄中新社记者:明溪何以让候鸟“归去来兮”,成为亚洲东部鸟类迁徙的重要停歇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