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开展期间,工作人员在青海进行调查。(资料图片)国家文物局供图
日前,在大足石刻小佛湾摩崖造像保护工程现场,工作人员对石刻造像病害进行处理。新华社记者 黄 伟摄
在甘肃敦煌研究院多场耦合实验室中,工作人员对庆阳北石窟寺砂岩样品进行三维扫描分析。新华社记者 李 贺摄
日前,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重庆举行。图为嘉宾在大足石刻文物医院内参观。新华社记者 黄 伟摄
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莫高窟、被誉为“一部镌刻在石头上的史书”的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的龙门石窟……作为中国辉煌灿烂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以及中华文明同其他古代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见证,中国石窟寺分布广泛、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内涵深厚。
近年来,通过多方努力,中国石窟寺“家底”得以摸清。据2021年公布的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共有石窟寺2155处,摩崖造像3831处,共计598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28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1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85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3361处,另有新发现635处。
石窟寺保护一直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点内容。近10年,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顶层设计不断优化,石窟保护系统思维逐渐确立,石窟考古研究、保护技术理念等诸多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但不可忽视的是,石窟寺保护也面临一些挑战。
保护工作面临新挑战
石窟寺文物包括石窟建筑、摩崖造像、窟龛、壁画、彩绘等多种类型,莫高窟、大足石刻、龙门石窟以及云冈石窟等都是中国石窟寺世界遗产地代表性景观。
在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印发的《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到的石窟寺保护利用面临的问题包括:石窟寺文物安全风险高,容易受地质灾害、生物病害影响和人为破坏;保护基础薄弱,中小石窟寺保护管理机构和相关专业人员不足;应对岩体风化、渗水、结构失稳等病害的关键保护技术尚未突破;系统考古研究不足,价值发掘阐释和展示利用水平不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