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中的青年力

中国制造中的青年力

2月26日,第七届“中国制造日”主题活动在北京举办。活动现场,月球及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带来以“浪漫的祝融”为题的演讲。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摄




  无人机、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火星车、步履式挖掘机……在第七届“中国制造日”活动现场,一项项来自中国制造的大国重器令人惊叹,乃至惊艳。

  如今,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尤其是近10年来,中国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水利、能源等基础建设,开展了载人航天、探月探火、量子工程等项目。

  这些成绩的背后,有一大批能吃苦、敢担当、有理想、肯奋斗的青年在接续奋斗。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成了制造业领域的骨干力量,在重大的国家级项目中刻苦攻关、施展才华。

中国制造中的青年力

2月26日,第七届“中国制造日”主题网络传播活动互动展区,小朋友们在体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带来的“自动驾驶场景构建关键技术研究平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摄


  “新技术”,他们攻

  “什么是磁约束可控核聚变?”在“中国制造日”活动现场,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代表、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博士科普团团长郑雪开启了一场 “人造太阳”的科普。

  核能是一种新型能源,分为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不管是裂变还是聚变,在反应过程当中都会释放大量的能量。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然而,郑雪讲解的是一个不为人知的核聚变。

  郑雪介绍,核聚变具有燃料丰富、固有安全性高、环保等优点,科学家们认为核聚变是能够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终极能源。

  正是为了解决这个终极能源,郑雪和团队研制出了基于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期间,新一代人造太阳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创造了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的新纪录,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可控核聚变的研发距离聚变点火又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

  人造太阳的背后是一个年轻的团队。

  “我们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3岁。”郑雪说。

  这支年轻的队伍在前辈们的带领下,多年来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首先是人造太阳的心脏真空室,真空室是实现等离子体放电一个必要的条件,也是未来核聚变将发生的地方。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