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头晕目眩,原因可能在“血压”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明明刚睡了一宿觉,起床时大脑却昏昏沉沉,甚至出现头晕。

许多人认为这可能是大脑供血不足,却忽略了来自「低血压」的影响。

受访专家

江苏省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方祝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刘健

起床后头晕,可能是低血压“捣乱”

早晨睡醒后,人体由抑制状态转入兴奋状态需要一个过程。如果立即起身穿衣、洗漱,身体没适应过来,血流也比较慢,不能及时将氧气输送到大脑,就容易出现头晕、眼花等不适。

若起床后经常头晕,就要警惕「体位性低血压」。临床上,这种病的发生率达20%~50%,以65岁以上老人居多。研究显示,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近三成患体位性低血压,若合并高血压则患病率更高。

正常情况下,人体平躺或下蹲时,体内分布在下肢的血液相对较多,改为站立后,血液能很快回流到上半身,保证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一旦身体的调节功能下降,血液不能及时回流到大脑和心脏,就会影响身体其他部位的供血,出现血压下降现象,还会头晕、虚弱、晕厥。

需要提醒的是,为了避免跌倒,起床时一定要慢,尤其是老年人,睡醒后过3分钟再坐起来,在床边坐3分钟再慢慢站起来,能有效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若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症状,应尽快下蹲、坐下或躺下,帮助维持血压。

此外,以下原因也会造成起床后头晕:

血粘度增高

颈性眩晕

后循环脑缺血

心源性头晕

清晨,每日血压的“第一道坎”

正常人的血压并非一成不变,在一天中呈现以下变化规律:

晨起后:人们需要从事各种活动,交感神经变得兴奋,血压升高,各种脏器供血增加;

夜间:人体活动减少,迷走神经系统变得活跃,外周血管扩张,一般来说,夜间血压平均较白天下降10%~20%,器官活跃度也会下降;

次日清晨:交感神经再次被激活,血压升高,脏器功能活跃。

血压每日这样周而复始,但有些老人和高血压患者在昼夜交替中,血压调控机制失灵,就会出现血压晨峰现象。

如果此时段家庭血压测量平均值≥135/85毫米汞柱、诊室测量血压平均值≥140/90毫米汞柱,即可诊断为清晨高血压。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