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吃,总会遇到些奇怪的事儿,比如:
吃煮鸡蛋,发现蛋黄上竟然有一层黑膜;
吃煮紫薯,拿起来发现紫薯成了青色;
淘洗紫米,没洗几下,它竟然掉色了;
吃酱牛肉,切开发现牛肉泛着绿光……
这是买到了假冒伪劣,还是遇到了食物变质,莫非有小人想谋害朕?
今天我们就来解释下这些和颜色有关的“怪事儿”。
(来源:网络)
别大惊小怪,这只是鸡蛋被煮太久,和你开的玩笑而已。
鸡蛋蛋清中含有很多蛋白质,有的蛋白质中含有硫元素。这些含硫的蛋白质有个特点,平常挺正常,可如果加热太久,里面的硫就会被热的“跑出来”。
硫跑出来之后,先是遇到了氢气,结合成了“硫化氢“。
“硫化氢”接着跑,跑到蛋黄和蛋白结合的地方,碰巧遇到蛋黄中含有的“铁”。两人很投缘,又结合了,就形成了“硫化亚铁”。
“硫化亚铁”是灰绿色的,所以蛋黄就有了“黑膜”。
虽然硫化亚铁颜色不美好,但它本身无毒无害,而且不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生成的量很少。所以可以放心吃。
如果不喜欢,只要别煮太久就可以啦!
“都说紫薯健康,可我煮出来的紫薯为什么成了青色,莫非买到了黑心紫薯?”
放宽心,这是正常现象,紫薯没有问题,卖紫薯的也没有问题。
紫薯之所以是紫色的,因为其中含有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的水溶性色素,也是一个爱变色的“调皮鬼”。当pH不同时,它会变成多种颜色,比如在pH 2.0~5.0 时为红色或紫红色;pH 6.0~7.0时为浅蓝紫色或蓝色;pH 8.0又成了绿色[1]。
紫薯变成绿色就是花青素的小把戏,因为大部分北方的水是弱碱性的,遇到这样的水,花青素就变成绿色了。炒紫甘蓝时加醋变成了红色,也是类似的道理。
所以变了色的红薯,仍然是可以吃的,只是碱性条件下,花青素的保存率会降低,也就是“吃进去”的花青素这种营养物质会变少,如果觉得可惜,可以提前在水里加点醋或是柠檬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