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卓正:张文娟?吴垠
如果说作为一个日常看诊许多小朋友的耳鼻喉医生,有什么忠告可以给到家长,那么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一定是——“不要在网上搜索‘口呼吸’”。
随便哪个搜索引擎或者短视频平台,搜索框输入“口呼吸”后按下回车键,就宛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会看到这个。
这个
还有这个
再淡定的家长,目之所及都是这些触目惊心的“腺样体面容”照片,“变丑”“危害大”一字一句也直击家长痛点,难免心有忐忑……
再回头看看旁边自家娃简直晴天霹雳:这个小嘴好像越看越翘,这个牙齿好像也有点突……完了!这不就是腺样体面容?!好奇搜一下口呼吸而已,万万没想到小丑竟是我自己?!
各位家长先别慌,“口呼吸”并没有那么可怕。让我们用科学武装自己,用科普缓解焦虑,一起聊聊“口呼吸”的那些事儿。
太长不看版
1、不是所有的张口都是口呼吸;
2、首先判断孩子鼻子通气有没有问题,鼻通气异常需要看诊耳鼻喉科;
3、排除或者解决了鼻腔通气问题后,可以看诊口腔科。
到底什么才是口呼吸?
张着嘴就一定是口呼吸吗?
首先从“口呼吸”这个名词上来说就不是特别准确,称之为“鼻腔呼吸不足”更为恰当。
对于每个人来说,哪怕特别健康,都不会一直持续只靠鼻子呼吸,在某些生理状态下,比如当人们剧烈运动的时候,是需要暂时性的口呼吸来满足增加的肺活量的。
而在安静状态下,比如睡觉的时候,气流确实应该绝大部分通过鼻腔,这种呼吸状态是正常呼吸。
如果一个孩子在安静状态下呼吸的时候气流也通过口腔,并且经过口腔的气流超过一定比例(一般在25%~30%),这样的呼吸状态占孩子总体呼吸时间的80%以上,才是我们医学上需要关注的“口呼吸”,这是一种异常呼吸状态。如果一个孩子绝大多数时候呼吸时气流全部通过口腔,那就是严重的口呼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