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怎么吃」「能不能吃这个那个」「有没有食疗方子」是很多人得病之后的第一反应。
把饮食视为治病的重要环节,是传统的继承,也不是中国人所独有的。
中国人在吃猪脚姜醋去除瘀血、喝菊花茶消除疲劳的同时,日本人也相信酸奶是酒后良方,美国的苹果醋排毒同样被追捧。
古今中外,大家都把治病强身的希望寄托于看似简单,易于实施的食物偏方。有些吃法确实背后也有科学证据,但林林总总未必都能帮助到我们的健康。
食疗偏方为什么会出现?如何鉴真去伪为我所用?还得系统捋一捋。
食疗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也藏着局限性
在古代,医疗技术不发达,或者说人们根本就不能用科学的方法认识疾病和健康。利用经验观察,利用有限的材料解决医疗问题就成了不得不的选择。食物本来就是生活必需,再附加一点儿健康价值就更好了。
正如《礼记》所言:君子之食也可以饱,可以御寒,可以养生,可以治病。
这些食疗有的来自经验,一直到今天还有一定价值,比如中国人偶然发现大黄、印度人发现番泻叶等含蒽醌植物的通便作用。有的是有一定意义的以形补形,比如吃动物不同部位的肉来改善人体器官功能,有时候可能也算是有营养角度的契合。
但更多的以形补形,联想就很牵强了。比如中国古代的红枣补气血强心,南美人把特定形状的辣椒作为壮阳利器,还有牛油果养护子宫……
还有一些食疗建立的基础是文化,是物以稀为贵,也谈不上真正的健康意义。
即便是能看到一定效果的食疗,因为古人寿命短,不能长期观察,到现代也有可能变成长期使用的隐患。
进入现代的食疗偏方又有「进化」
随着科技的发达和医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可以初步认识人体和疾病,成为指导我们把握身体健康的关键。现代医学对食物的认识不再是单一的食物种类,更多是将食材分为大类,健康膳食趋向于合理吃够某些大类,而不是具体哪一种。
然而,过去的几十年里,食疗偏方不但没有消亡,还有更多新的食疗传言传播了出来。
有的就来自医疗「专家」或者公众人物,为了吸引关注或者获得利益推荐看似神奇的食疗方法,毕竟找到一些片面的证据支持也不难,公众也容易被这样的宣传一叶所障目。
有的则是另辟蹊径,逆向挖掘现代药物,比如从八角茴香中提取了抗流感药物,就有茴香可以防流感的说法。但现代药物的提取很复杂,直接吃原料食物很可能不会有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