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医保改革的内在逻辑:个人账户算储蓄?老百姓吃亏还是受益?

近日,全国多省份实施职工医保改革,明确开展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并同步调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计入办法。改革方案落地后,多地迎来“阵痛”,“自己的钱变少了”“权益受损”等诸多质疑声不绝于耳。

那么,这场涉及3.5亿职工参保人、20余年来最大的一次医保改革究竟为何而改?都改了什么?在这场改革中,老百姓到底是吃亏还是获利?

图片来源:新华社照片

医保的基本逻辑

想读懂这次改革,首先要搞清楚医保的基本逻辑。

保险的基本原理很简单——把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的保费。举个例子:我们去买机动车的商业保险,肯定不是因为确定未来会出车祸才买,而是要将这个不确定的风险,转变为确定的支出的保费,医疗保险也是类似的道理。

那么,在现代化保险出现之前,我们的风险是怎么化解的呢?比如隔壁老王得了场大病,康复后街坊邻居来看望他,送个红包表达一下心意,这样看病的钱也就差不多被收回来了。但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因病致贫概率变得越来越高,这种传统的“事后凑份子”方式便行不通了,因为抗风险能力不够。

传统的“凑份子”还有一个问题——它是自愿的,想给就给,不想给就不给,人性使然。这点也直接决定了:所有自愿参与的保险或互助计划都只能当补充制度,而不能成为主体制度。

相比于传统的“凑份子”,现代社会保险的先进性在于,在风险发生之前就共同构建互助共济机制,相比于“凑份子”的自愿,社会保险是强制参保。这样一来,假如隔壁老王得了需要长期治疗的病,即使没有邻居愿意再给他“凑份子”,他也能得到有效的救治。

另外,基于保险的基本原理,传统的商业保险对“确定会出险”的情形是不保的(普惠型城市定制险可以)。比如老王体检发现很多慢性病,需要终身治疗服药,这个时候他如果想去买商业保险,大概率是要花大价钱甚至被拒保,因为保险公司也不会做确定亏本的生意。

本质上,商业保险是风险同质人群之间的互济,高风险的人要缴纳更高的保费,这同样也是商业保险会基于风险筛选参保人,甚至可能会对高风险人群拒保的原因。

但社会保险不同。社会保险追求团结互助、公正公平,即便慢病累计起来是很大的“确定风险”,社会保险也要予以保障。资金来源方面,它也与商业医疗保险差异同样显著。商业保险是根据参保人的健康风险进行保费定价,而社会保险则是基于互助共济、风险共担的机制:高收入者多缴,低收入者少缴,然后按需分配——谁需要利用资源,谁就用这个钱。

(责任编辑:AK007)